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366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苹果 呼吸道上皮 神经元 柳树 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甲型H1N1 病毒 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一片草地 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群落(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详解】苹果为器官;呼吸道上皮为组织;神经元为细胞;柳树为个体;细胞中的蛋

2、白质、水等化合物为非生命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甲型H1N1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为多个种群;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为种群;一片草地为生态系统;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为群落。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 2009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马歇尔来合肥一六八中学给广大师生演讲,米歇尔教授是于2005 年因发现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B.

3、其结构没有核膜、核仁、染色质等C. 其遗传物质是 DNAD. 它是一种能够独立代谢的单细胞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原核细胞含有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详解】A、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含有核糖体,A错误;B、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B正确;C、幽门螺旋杆菌是细胞类生物,细

4、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够独立代谢的单细胞生物,D正确。故选A。3. 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B. 镁是植物细胞的液泡中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C. P是组成磷脂、核糖及核酸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D. H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含有N元素,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含N的大分子物质,A正确;B、镁是植物细胞的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B错误;C、P是组成磷脂、

5、核酸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核糖等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P元素,C错误;D、C元素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D错误,故选A。【点睛】4. 丙氨酸的 R 基为-CH3,谷氨酸的R 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后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 的原子比例为( )A. 7:16:6B. 7:14:5C. 8:16:5D. 8:14:5【答案】D【解析】【分析】巧用“原子守恒”解答多肽中的各原子数: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详解】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

6、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已知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是-C3H5O2,将其代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即可写出丙氨酸的分子式(C3H7O2N)和谷氨酸的分子结构式(C5H9O4N)。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的分子式为C3H7O2N+C5H9O4N-H2O=C8H14O5N2,其中C、H、O的原子比例为8:14:5。故选D。5.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 n-mB. n-2mC. n+mD. n+2m【答案】C【解析】【详解】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两个O,形成蛋白质缩合过程中要脱掉水,2n-(n-m)=

7、n+m。C正确,ABD错误;6. 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H3Z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 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C. 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D. 若H3Z被水解成1个2肽,3个4肽,5个6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知:H3Z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B、H3Z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C、H3Z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直接口服会被消化分解而降低药效,C

8、错误;D、1个2肽、3个4肽、5个6肽中的肽键总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总数=(21+43+65)-(1+3+5)=35个,D正确。故选D【点睛】7.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氨基酸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R基团,即;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即。【详解】

9、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硫元素存在于R基中,为R基的位置;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为: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元素位于中。所以标记部位分别是和,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8. 马铃薯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核苷酸的种类及人体内核酸的碱基种类分别是A. 8、5B. 4、5C. 4、4D. 8、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马铃薯的遗传物质为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人体内含有2种核酸,DNA和RNA,分别由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组成,一共8种,共含有A、C、G、T、U五种碱基。B正确故选B【点睛】9. 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参与运

10、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的无机盐还是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

11、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纤维素组成元素是C、H、O,不含有无机盐,B错误;C、生物体内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D、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故选B。10. 下图为黑藻细胞的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是( )A.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B.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

12、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C.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液体的流动方向不变,即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实际液体的流动方向一致。【详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而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但视野中胞质环流的方向和实际胞质环流的方向一致,视野中的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实际上黑藻细胞中胞质环流的方向也是逆时针。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 对

13、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解析】【详解】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

14、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12. 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 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 质三层结构构成D. 科学家用发不同颜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表面的的蛋白质分子,并将标记后的两 种细胞进行融合,这一实验以及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

15、】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科学家从红细胞中分离得到膜,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成分,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得,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连续的两层。4、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有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6、1970年,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

16、胞膜具有流动性。7、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详解】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得,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连续的两层,B正确;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有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科学家用发不同颜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并将标记后的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C。【点

17、睛】熟记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 将某种动物组织的细胞匀浆分离后,取三种细胞器测定其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甲6720微量细胞器乙59400细胞器丙46054A. 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B. 细胞器乙可能与细胞吞噬物的消化有关C. 细胞器丙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D. 细胞器甲和细胞器丙均有DNA【答案】D【解析】【详解】A、细胞器中含有脂质说明具有膜结构,动物细胞中含有核酸同时还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为线粒体,A正确;B、动物细胞中单层膜的细胞器包括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与细胞吞噬物的消化有关,B正确;C、动物细胞中没有

18、膜结构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为核糖体,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正确;D、核糖体中含有RNA,D错误。故选D。14. 科学家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B.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C. 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D. 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分泌过程示意图: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详解】细胞合成分泌乳腺蛋白的过程中,首先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多肽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形成蛋

19、白质;然后内质网膜包裹蛋白质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囊泡中的蛋白质也进入高尔基体。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加工、修饰,然后高尔基体膜又可以突起形成小泡,小泡离开高尔基体,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其携带的物质可释放到细胞膜外侧,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由此可知,细胞膜融合了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所以膜面积会增多,故b所代表的是细胞膜;内质网由于形成囊泡,囊泡又与高尔基体融合,所以膜面积会发生减少,故a所代表的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先是融合了囊泡,后又形成小泡,所以膜面积会先增多后减少,

20、故所c代表的是高尔基体膜。放射性标记应该与蛋白质的合成顺序相同。故选D。15.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 代表清水,B、C 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 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一)中B 的浓度大于 C 的浓度B. 图(二)中B 的浓度等于 C 的浓度C. 图(一)中A 的水分子扩散到 B 的速度大于A 的水分子扩散到C 的速度D. 图(二)中A 的水分子扩散到 C 的速度等于C 的水分子扩散到A 的速度【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槽内是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水的运

21、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详解】A、根据图(二)的结果H1H2可知,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正确;B、根据图(二)的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二)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错误;C、由于B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C的蔗糖浓度高,所以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D、图(二)中C的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C和水分由C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B。16. 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

22、皮做“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 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C. 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定大于7处的浓度D. 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B【解析】图中2细胞膜、4液泡膜、5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图中1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则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B正确;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处的浓度等于7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

23、衡,C错误;7表示液泡,内有紫色色素,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中的水不断流失从而使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二、探究题17.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2表示两层_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 _。(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的种类和数量。(4)白细胞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的_有关,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_膜。(5)细胞膜外侧是_(填A或B)侧。【答案】 (1). 磷脂分子 (2). 糖蛋白 (3). 蛋白质 (4). 一定的流动性 (5). 选择透过性 (6). 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

24、握。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中1是蛋白质,2是磷脂双分子层,3是糖蛋白,A侧含有糖蛋白,是细胞膜外侧,B侧是细胞膜内侧。(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图中2表示两层磷脂分子。(2)细胞膜表面的3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3)细胞膜功能主要靠膜成分中的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体现,因此功能越复杂的膜,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4)人体中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5)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可以判断A侧是细胞的外侧,B侧是细胞的内侧。18. 下图为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细胞器A、B的名

25、称分别是_、_。(2)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图中细胞器_(填字母),植物根尖细胞含有图中细胞器_ (填字母)。(3)细胞器B内部由于结构_(填序号)的形成大大扩大了膜面积。(4)同一细胞中,氧气分子从细胞器A内部进入细胞器B内部,需穿过_层磷脂分子层。【答案】 (1). 叶绿体 (2). 线粒体 (3). A、B (4). B (5). (6). 8【解析】【详解】(1)细胞器A、B的名称分别是叶绿体、线粒体。(2)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根尖细胞含有线粒体,不含有叶绿体。(3)线粒体内部由于嵴的形成大大扩大了膜面积。(4)同一细胞中,氧气分子从叶绿体内部进入线粒体内部,需穿过叶绿体的2层

26、膜和线粒体的2层膜共4层膜,8层磷脂分子层。19. 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填序号)。(2)一个含有 108 个单体构成的 3 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合成的场所是 _, 合成过程将会生成_个水分子,同时形成等数量的_(写结构简式)。(3)该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结构是 _。(4)被喻为细胞内脂质合成的“车间”的细胞器是 _。(5)细胞器 4 的名称是_,主要功能是_。【答案】 (1). 1、6、7 (2). 2 核糖体 (3). 105 (4). -CO-NH-(注明:新教材中肽键为“-”) (5). 6 细胞核 (6). 3

27、内质网 (7). 液泡 (8). 维持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解析】【分析】据图可知,1是叶绿体,具双层膜、2是核糖体,无膜、3是内质网,具单层膜、4是液泡,具单层膜、5是高尔基体,具单层膜、6是细胞核,具双层膜,7是线粒体,具双层膜。【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1、6、7。(2)蛋白质分子合成的场所是2核糖体,因该蛋白质含有108个氨基酸,3条肽链,形成蛋白质时生成水分子数为108-3=105个,同时形成等数量的肽键,结构简式为-CO-NH-(注明:新教材中肽键为碳氮原子之间的化学键)。(3)6细胞核是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4)3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及脂质合

28、成的“车间”。(5)细胞器4的名称是液泡,主要功能是调节植物细胞的环境,维持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使植物保持坚挺。【点睛】解答本题要知道肽链中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三、实验题20. 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 S1 和S2 浓度大小关系为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

29、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 KNO3 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 和 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 X 和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填代号)。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

30、。(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答案】 (1). S1S2 (2). 原生质层 (3). X (4). 蒸馏水 (5). 质壁分离 (6). 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的溶液向高浓度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S1)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S2)。【详解】(1)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过半透膜是分子,图中由于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或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

31、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S1S2。(2)图中半透膜模拟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3)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KNO3能够通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装置X能出现液面差,装置Y不能出现液面差。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选洁净的载玻片分别编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制作临时装片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初始状态。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蔗糖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不会自动复原,KNO3能被细胞吸收,导致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被消除,从而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4)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KNO3能被细胞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