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预习抓双基 课后提能再巩固 课堂达标点对点 课前预习抓双基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_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2)建立在没收_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土地改革官僚资本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_年,中共中央制定了_建设与_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3“一五”计划(1)时间:1953 年。(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建
2、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4“一五”计划的完成(1)成就: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_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长春5三大改造的完成(1)形式农业:组织农民加入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_的高潮。(2)意义: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初步建立
3、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956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年)1论十大关系1956 年 4 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2中共八大(1)召开: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
4、认识。(2)过程:1958 年,“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3)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大跃进4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1)措施:1960 年冬,开始纠正_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结果:到 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经济建设成就(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2)全国除_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修建了铁路,石油已经实现自给。农村西藏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重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爆发及“全面夺权”的狂潮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2出现起色(1
5、)原因1971 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毛泽东支持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2)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_原则。周恩来按劳分配3复苏发展(1)原因: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2)措施:以_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力整顿。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拉大了与_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铁路发达国家119491956 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
6、主义社会,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2“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说明:“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3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4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说明:当时出现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左”的错误。51960 年农村“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说明:1960 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
7、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6“文革”和“文革”时期是一回事。()说明:“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课堂达标点对点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2019宁夏银川一中月考)1949 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B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工作任务的转变C为土地
8、改革和一五计划做准备D实现我党的性质和工作重心的转移解析:依据题干“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之一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决议的目的是为适应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下党的工作任务的转变,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准备,故 B 项正确;A 项不选,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局势已定;C 项不选,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件;D项不选,七届二中全会后我党的性质未变。答案:B2(2019全
9、国卷)据统计,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同期的 5 倍,为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解析:“1954 年”处于“一五”计划期间,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材料中现象正是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的反映,故答案为 D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前沿仍有很大差距,并且俄文书刊借阅量增加不等于我国科研已和国际前沿接轨,故 A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 20
1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排除 B 项。“一五”计划期间学习苏联,并非国人全面反思苏联经验,故 C 项错误。答案:D3(2018江苏渔沟中学阶段检测)1956 年陈云指出:“夫妻店担心进不了社会主义,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小杂货、油盐酱醋,还要吃大饼、油条、馄饨、汤团。”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将结束D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中的 1956 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时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材料中的“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小杂货
11、、油盐酱醋,还要吃大饼、油条、混沌、汤团”,说明陈云意识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也有存在的必要,这是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 项正确;A 项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排除;C 项“即将结束”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中的“曲折”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答案:B知识点二 曲折发展的十年4据永泰县志记载,1958 年,福州市永泰县用所谓“大跃进”的精神,“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农村出现了大砍森林烧木炭,披星戴月炼钢铁,打锅砸铁作贡献,并户并村办食堂,放开肚皮吃饱饭。并取消自留地,否定集市贸易的等价交换,实行供给制和半供给制。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
12、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冒进解析:题干描述的主要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我国犯的严重的“左”倾错误,急于求成,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故本题答案选 D 项;A 项错误,题干描述事件没有体现实事求是;B 项只能对应“大跃进”;C 项描述的是政治,而题干描述的是经济现象。答案:D5(2018贵州金沙中学模拟)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本因素是()A“左”倾错误的泛滥B经济建设经验的缺乏C国际环境的恶
13、化D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解析:1958 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泛滥,表现为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选 A 项;B 项是造成困难的客观因素,C、D 两项是外部环境,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6(2018湖南郴州市质检)1963 年 6 月,李先念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写道:“农村中生猪、家禽发展很快,收购量大大增加”“市场上许多传统的小吃已经恢复起来,饮食业比过去活跃了”这说明当时()A集体经济走向规模化生产B经济建设重心已转向农业C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振兴D农村的经济政策有
14、所松动解析:1963 年当时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材料中“收购量大大增加”“饮食业比过去活跃”说明农村中政策执行有所松动,故 D 项正确;A 项是改革开放以后;B 项不符合历史史实;C 项中全面振兴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符合历史史实。答案:D知识点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7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年份19661967 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长9.6%4.2%9.2%11.9%“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周恩来、邓
15、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 BC D解析:“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后,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表述错误。答案:D8下面是 1976 年与 1966 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项目钢原煤原油发电量棉布粮食增长率 33.5%91.7%499%146%20.9%33.8%A.“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C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D“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解析:“文革”时期群众纷纷停工停产闹革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故 A 项错误;钢、原煤、原油等生产资料的增长幅度较大不代表军事工业被重点扶持,重工业并非只有军事工业一种,故 B 项错
16、误;C 项“出现”一词错误,工业发展比例失调的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期间就已经初露端倪,并非“文革”时期才出现,故 C 项错误;图表显示,从 1966 年到 1976 年这十年“文革”期间,我国的各项生产资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这一时期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 D 项正确。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
17、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材料二:社会经济形态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欲望形态社会经济模式节俭主义传统社会计划经济消费主义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材料三: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
18、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陈云文选1954 年“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材料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1)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 156 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 694 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19、初步基础;(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1)结合所学知识,用新中国初期的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3)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答案:(1)证明:“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政府可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2)论证:社会:是落后农业国,生产力低下。经济模式:计划经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视积累,轻消费。精神境界:提倡奉献。(3)特点: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展建设,政府领导经济建设,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缺点,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课后提能再巩固点击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