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茌平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题 202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题目,每题3分,共60分)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2当我们研究美国历史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提到近代非洲黑人因奴隶贸易被贩卖到美洲的事实。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持续到二战后 B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英国C英国黑奴贸易的目的是给美洲的工
2、厂提供劳动力D黑奴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的资本,造成非洲的落后3.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历史概念,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理解。下表从三个维度解读了某一历史概念,它是历史概念: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A.三纲五常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D.格物致知4.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掘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岭南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A.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 B.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C.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 D
3、.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A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
4、文化没有影响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C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D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辟美洲历史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819世纪上半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把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在这股移民潮
5、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A开矿筑路B金融证券C建立牧场D买办经商9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D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10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是一种宗教信仰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
6、史和教育11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了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不包括A美洲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的需要B黑奴贸易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影响D欧元的刺激12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ABCD13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洛克的观点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 B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C欧洲人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护 D欧洲人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14
7、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女像柱(如图)开创了以人体为柱的先河,将人体美赋予建筑。少女体态轻盈,表情、衣裙及站姿栩栩如生,均匀美艳的造型,薄如丝绸的衣裙雕刻,无不透出人体美和生命的气息。该作品A凸显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B发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体现雅典卫城妇女地位的提高D表明人的崇拜超越神的祟拜15世界上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A天方夜谭B吉尔伽美什C荷马史诗D摩诃婆罗多16“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
8、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17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按智慧品德把公民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从材料可知这三者的思想A一脉相承别无二致B都崇尚中庸追求和谐C都追求民主崇尚自由D都包含一定的理性精神18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9、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上述涉及的“文明”不包括A埃及文明 B中华文明 C印度文明 D爱琴文明19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 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表明历史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法律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语言学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
10、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准确可信20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C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目,21题12分,22题
11、10分,23题8分,24题10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朝,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
12、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根据
13、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在
14、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4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
15、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书籍的收藏与保护,文渊阁就是乾隆帝谕旨督造的收藏四库全书以备御览的皇家藏书楼。而近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则始于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它是以议会法案为支撑,以地方税收为支持,以曼彻斯特公民投票为前提,并得到企业家捐赠的、服务于公众的免费图书馆。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与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
16、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的非洲大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材料二1788年,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1827年又废止了其他法令,如阻止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乘客法。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废除了限制移民的规章,简化了移民的出国手续,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在瑞典,为了鼓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另据奥斯卡汉德林统计,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人口总数已达4亿。1750年时供养一个人的土地面积,1910年时要供养3个人。材料三他们大多身强力壮,对
17、工作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据1871-1892年的统计,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22.9%是熟练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移民年富力强、讲求实际、革新进取、不尚保守。外来移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普遍需要住房、衣着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他们是美国经济的催化剂。在1850年到1930年间,每10年就有200 万外来人口进入美国,对工农业产品及各种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个青壮劳动力从出生、成长到其劳动年龄,需要花费许多前期投资。以上材料摘编自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是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6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8、概括欧洲各国政府放松移民限制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欧洲移民对美国的重要作用。(4分)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21.3一、选择题:1.C 2.D 3.B 4.A 5.C 6.D 7.D 8.A 9.D 10.D11.D 12.C 13.C 14.A 15.A 16.C 17.D 18.D 19.C 20.B二、非选择题:21.参考答案(1)特点:传承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贯穿始终;多样性,古代传统文化领域广阔,有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包容性,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成果;本土性,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重伦理,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
19、为核心,注重人伦秩序。(2)表现: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由压抑人的个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原因: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3)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2. 参考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贡献: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
20、发展。(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23示例:论题:文渊阁藏书楼与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折射了不同的社会理念。阐述:文渊阁藏书楼建筑风格典雅肃穆,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以水喻文”命名,体现了文化传承意识。对传统文献典籍进行大规模的整理编纂、收藏保护,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藏书楼位于“禁御重地”体现出皇权对文化的垄断。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恢弘大气,是维多利亚时代欧式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文明时代社会阶层变动、公众民主法治意识提高、知识文化普及的必
21、然要求,是社会民主、公民权利和社会平等等现代人文意识成熟的结果,体现出民主化理念。文渊阁藏书楼与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都是不同时空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传承者,折射了不同的社会理念。(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从经济模式的比较政治体制的比较、社会思想文化的比较、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归宿的比较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且符合要求亦可。)24.参考答案【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的非洲大陆”“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第(2)题根据材料二“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
22、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为了鼓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第(3)题根据材料三“有22.9%是熟练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移民年富力强、讲求实际、革新进取、不尚保守”“外来移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一个青壮劳动力从出生、成长到其劳动年龄,需要花费许多前期投资”等分析回答。答案:(1)特点: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2)原因:工业革命,欧洲经济发展,实力增强;缓解人口过剩,解决贫困问题;疏散革命力量,巩固统治秩序。 (3)作用:欧洲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优化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节约了人力投资;丰富美国多元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