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207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六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合格等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六对应学生用书P1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改良道路受挫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洋务运动失败答案C解析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后,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故选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改良道路指1898年戊戌变法,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排除D项。2.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答

3、案D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意义,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排除B项;C项属于戊戌变法主张,排除。3.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反映清末新政的一幅漫画。该画最能证明()A.清末新政存在明显缺陷 B.清末新政实为一场骗局C.社会对清末新政寄厚望 D.作者对清末新政的认识答案A解析漫画反映出清末新政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也就是清末新政存在明显缺陷,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8浙江4月选考)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

4、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答案A解析“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意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5.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

5、的绊脚石。其旨在()A.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B.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C.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D.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由材料“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可知,孙中山将清政府这一满洲政权与腐朽的封建统治联系在一起,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故选A项。“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排除B项;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与保皇派的论战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排除C项;孙中山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排除D项。6.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

6、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变了革命的特征与方式。孙中山不必再只在社会边缘人中开展工作他能从归国学生、不满现状的文人与进步军官中寻找到支持,而传统上这些人是中国的领导群体。材料表明,同盟会的成立()A.革命的社会基础得以扩展B.汇聚了全部革命力量C.革命活动摆脱了边缘群体D.提供统一的中央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必再只在社会边缘人中开展工作他能从归国学生、不满现状的文人与进步军官中寻找到支持,而传统上这些人是中国的领导群体”可知,同盟会成立后,革命的基础得以扩展,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可以吸纳更多的人,但并未抛弃原有的革命群体,排除C项;

7、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作为背景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的爆发C.护国战争的爆发 D.二次革命的起因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的关键信息“四川”“保路”可知,是四川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故选B项。8.章永乐在旧邦新造中说:从政治上,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而从法律上,则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指的是()A.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D.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条件之一是接受民主共和和遵守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从法律上,南北议和统一,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B项正确。袁世凯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他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排除A、C两项;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其直接目的在于()A.牵制总统权力 B.防止内阁专权C.维护共和体制 D.维护法律尊严答案A解析材料“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的内容,其直接目的在于防止总统独裁,故选A项。10.“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

9、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知,强调的是孙中山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正确,排除A项。辛亥革命最终并没有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和终结封建主义的传统,这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C、D两项。11.“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

10、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答案A解析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均未反映,排除。12.“沦陷了268年的中华,至此光复;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该材料()A.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自己肩负的任务,说其成功是不正确的B.从积极的角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其结论有道理C.结论太绝对,应该

11、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一个历史事件D.反映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无论赋予怎样高的评价都不为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沦陷了268年的中华,至此光复;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可知,推翻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推翻了清王朝,这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说其结论太绝对,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排除;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项内容评论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3.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进行了国会选举。选举结果为:参议院中,国民党占

12、44.9%,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占25.2%;众议院中,国民党占45.1%,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占25.8%。这表明国民党在当时()A.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 B.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成为社会进步总代表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通过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了两院议员的多数席位,在参众两院中均为第一大党。这表明在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后,国民党注重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当时国民党是进步的政党,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14.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

13、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哪一原则()A.责任内阁 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签署才能生效,即实行责任内阁制。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因此,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三权分立、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原则,故排除B、C、D三项。15.著名剧作家老舍在其名著茶馆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李三,他在剧中有这么一段牢骚满腹的话:“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

14、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对这段文字最准确的理解是()A.帝制废除,天下大乱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C.民主道路,艰难曲折 D.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答案C解析茶馆中李三的牢骚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社会动荡,人们对北洋军阀的统治不满,小人物还留着象征封建专制的小辫儿,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辛亥革命后,社会基层对革命的观望态度,中国的民主道路曲折艰难,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天下大乱不是因为废除帝制,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所致,A项错误;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军阀混战只是对材料部分信息的表面认识,D项错误。16.有学者说:“当19

15、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被宣布废除时,曾经的封建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并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强烈反抗;当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时,相当一部分革命党的组织者却是旧有士绅集团成员;当袁世凯、张勋企图复辟帝制时,天下却共击之”。这说明()A.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统治阶层的分化影响清末民初的政局变动C.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广泛D.甲午中日战争后民众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士绅集团作为封建专制政治体系支持者、官僚系统输入者、地方政务协助者和基层稳定维护者,是专制王权体系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鸦片战争后古老中国发生的“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们也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士绅分

16、化为改良派、革命派,蜕变为一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思想、向往资产阶级制度和思想的强大力量,说明统治阶层的分化影响清末民初的政局变动,故B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故排除A项;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国人的民族意识就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觉醒,故排除D项。17.根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形势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出北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A.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B.社会生活出现了新气象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帝国主义势力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割据,其中三大派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张作

17、霖为首的奉系)占据了半壁江山,据此可知该时期的历史特点是各地军阀割据和混战,故选A项。图片没有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现象,排除B项;军阀割据与新文化运动没有关系,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派军阀背后都有各帝国主义的支持,排除D项。18.(2015江苏高考)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18、)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答案C解析材料表格体现的是1914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在“直接导致”,排除;B项中递增和表格中体现的递减不符合,排除;D项中反对“二十一条”是1915年,排除

19、。19.1913年,济南振兴火柴厂成立;1915年后,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各地设立多家分厂。“机遇”指的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C.传统小农经济解体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15年后,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各地设立多家分厂”并结合所学可知,19121919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而且1915年由于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激起了中国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A项错误;C项违背史实,排除;材料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D项。20.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20、()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欧战,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快速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一直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C项正确。工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分布不平衡是民族工业的局限,是民族工业所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排除A、B两项;D项军阀割据混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1.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

21、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阴阳合历”并结合所学可知,阳历是中华民国后实行的,因此材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D项正确。22.(2011安徽高考)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

22、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A项正确,D项错误。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23.陈独秀指出:“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的核心应当是()A.结束专制,实行民主 B.人格自由,个性独立C.信仰自由,宗教宽容 D.男女平等,发展产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倡导政治解放、

23、宗教解放、经济解放以及男权解放,实现这些“解放”的根本在于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自由,故B项正确。24.(2016浙江高考)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答案B解析该学者认为张三李四为同时人,却用古典来做古文,“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根据时间“20世纪初”可知,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故该学者旨在提倡使用

24、白话文,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25.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的,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强调()A.实现富国强兵 B.改造社会制度C.提高国民觉悟 D.批判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不但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而且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与实现富国强兵无关,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国民思想解放,而不是改造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D项

25、是新文化的内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24分,27题12分,28题14分,共50分)26.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辛亥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味。阅读材料: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3月5日)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

26、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时报描写的社会新事物所涉及到的领域。针对引文描写的现象,试评述民国初年社会的新陈代谢。(8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方学者

27、对民国政体的评价。“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如何理解?(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政治制度“真实发生相当作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辛亥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历史意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历史意味”的历史理解?(10分)答案(1)领域:政治变革;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4分)评述:引文一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的变迁;但另一方面,事物的变迁(新陈代谢)又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新旧长期并存。(4分)(2)评价:共和政体在中国毫无根基,失败必然。(2分)理解:共和政体符合世界潮流,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顾国情,简单地照搬西方模式行不通。(4分)(3)注意

28、:与传统相融合;与人事相配合。(4分)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等可知,时报描写的是政治、文教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第一小问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从社会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漫长性等方面评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可知,共和政体在中国毫无根基,势必失

29、败。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从中国近代的国情出发,指出无论多么理想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东西,都不可不顾国情简单照搬。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可知,要想政治制度“真实发生相当作用”应该注意与传统相融合,与人事相配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作用和主要教训等评价。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1912年简介1月颁布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规定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权3月公布南京府官制,改革了地方行政

30、机关的模式3月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禁止刑讯逼供3月颁布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水上居民)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规定各户人等均享有公民权利3月颁布商业银行暂行则例,鼓励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3月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法令,奖励女学,规定教科书内容务须合乎共和国宗旨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活动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活动的影响。(6分)答案(1)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符合时代潮流,贯彻了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立法与反封建革命相联系。(6分)

31、(2)改革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趋向;在法律上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体现了平等自由的理念;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可从法律涉及的领域和民主、反封建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结合法令内容一一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如“规定各户人等均享有公民权利”体现了平等自由精神;“鼓励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等。28.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

32、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材料三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

33、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青年的误会(1)结合所学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5分)(3)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答案(1)“旧道德观念”: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1分)内容:人道主义,追求自由

34、、平等、博爱。(2分)(2)观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共和政治不能相容。(2分)历史原因: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3分)(3)关系: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导致材料三中“青年的误会”。(2分)作用: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传播了自由、平等、独立观念。(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由“(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可以分析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只需阅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这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新道德的标准可知,新道德有利于传播自由、平等、独立观念;根据材料二可知,新道德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