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如图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典名句。这些古典名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A. B. C. D. 2. “我思故我在”与“我在故我思”,这两种观点涉及() 物质和意识的先后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标准A. B. C. D. 3.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
2、物。若从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 B. C. D. 4. 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画饼充饥”“人病则忧惧,忧俱则见鬼出”与“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A. B. C. D. 5. 哲学是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一般本质和规律问题思考的一门学科。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3、和思考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A. B. C. D. 6. 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A. B. C. D. 7.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可知性B. 主观性C. 规律性D. 物质性8.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
4、,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A. B. C. D. 9. 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下列观点体现的哲理与之相近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病则忧惧,忧俱则鬼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A. B. C. D. 10.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意识的促进作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克服困难A.
5、 B. C. D. 11. 如图漫画新乌鸦喝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的思想要勇于突破成规陈说,适时地调整方法策略恪守规矩,善于积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 B. C. D. 12. 全面二孩的放开,使得人口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 认识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有很多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
6、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 13. 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A. -B. -C. -D. -14. 人类学家顿巴研究人际互动数十年,他因“顿巴数”而闻名学界。“顿巴数”试图揭示的是朋友圈的范围:一个人的朋友圈平均是150人,超过150人的朋友圈往往太复杂而难以驾驭。当我们把“朋友圈“扩至三四百人时,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这个定律体现了()A.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 量变达到一
7、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 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 新事物不应该代替旧事物15. 扫描二维码,进入充满科技感的界面,上传一张面部照片,软件解码后就能生成一份号称“看透你一生”的分析报告,类似这种主打人工智能看相的微信公众号、App并不少见。人工智能预测命运的做法()A. 肯定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B. 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C. 肯定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D. 否定了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16.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而这55公里连接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未来因它而形成的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是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之后,世界
8、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经济增长极。一座桥梁的建设激发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是因为()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遵循了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A. B. C. D. 17. 鉴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传统的鱼米之乡江苏通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蔬菜果树、农作物、信息农业等12个农业领域。截至2018年底,累计获得国家专利703件,新增综合效益达300亿元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6.2%,居全国第一。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扩展认识领域取得专利成果对人多地少矛盾的认识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动
9、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农业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A. B. C. D. 18.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这就是说要()A.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B.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19. 为了突破旧零售渠道的藩篱,三只松鼠用“电商业务+投食店业务+松鼠小镇”,围绕IP化品牌经营,从内容到产业,由浅到深的多元化用户体验,
10、形成吃、喝、玩、乐、买、仕的消费闭环。三只松鼠的新零售模式启示我们()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相互影响辩证的否定是吸取和保留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新的思路要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事物成长A. B. C. D. 20. 国内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军企业,武汉圣禹排水公司取得了900多项专利,研发上投入资金超亿元,自主研发第四代水体治理技术水环境治理4.0系统解决方案,赢得市场良好口碑。材料表明,武汉圣禹的成功在于( ) 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坚持辩证否定观,对水体治理技术不断“扬弃”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用理论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11、21. 下列成语中能够同时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邯郸学步 青出于而胜于蓝唇亡齿寒 吐故纳新A. B. C. D. 22.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大师,他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修养融为一体,兼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漫画艺术风格。从效仿到创新,丰子恺走出一条漫画创作的成功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创新要敢于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创新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 B. C. D. 23. 2019年10月1日国庆大阅兵中海军装备的惊艳亮相,表明军改后重塑人民海军取得巨大成就。建设强大的人民
12、海军,需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现代海上作战体系,努力增强实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这蕴含的哲理是: 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立足部分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A. B. C. D. 24. 法国哲学家夏尔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什么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怎样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研究
13、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 25. 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必须时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起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坚持正确工作方法,确保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这是因为()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走进国家殿堂,接受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
14、材料一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先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他转业到地方后深藏功名 60余年,除向组织如实填报个人情况外,从未对身边人说起过赫赫战功,更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虽然家中曾遭遇困难,但他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所求,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蠃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淬炼出特有的“红色气质”,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模范代表身上所表现岀来的“红色气质
15、”,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时期忠诚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中国共产党不断长壮大;红色气质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爱戴和拥护;红色气质是改革深化时期扎实苦千、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我们党能够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拥有“红色气质”,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唯物论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27. 如图是民国课本第二十四课勿贪多,全文仅34个字。课文大意是,瓶子里有糖果,孩子伸手去瓶子里取,抓了一大把,瓶口小,手无法出来,硬出手
16、疼,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手就可以出来了。”文章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勿贪多”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养成道德约束底线,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要一次拿完。即使好吃的东西,也要慢点吃,少吃滋味好,多吃滋味少。“勿贪多”,教会了我们节制与取舍,从思考和判断上划定了贪婪的底线。如果自小将“勿贪多”的道理升入到我们的灵魂中,生活便就有了底线,人生便就有了敬畏。“勿贪多”也要求我们在工作方面要专心,不要心猿意马,这山看着那山高,动辄换工作。应该先做减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主要的工作中去,一直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勿贪多教会了我们什么。
17、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品牌总价值逾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过去5年,我国创新指数排名提高13位、“新四大发明”广为世界称赞、共享经济引领全球中国品牌集体发力的背后,是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时代步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意志,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行动。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2017年5月10日,国内企业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当对品牌的重视从企业层面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当更多企业以品质提升迎接消费结构升级,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成为一张张递给世界的国家名片,中国正在用品牌魅
18、力赢得世界尊重。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我国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结合实际,围绕“创新”为“中国品牌日”的活动设计两条标语。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B3. B4. C5. B6. C7. D8. B9. B10. A11. A12. D13. D14. B15. B16. B17. D18. B19. C20. B21. D22. B23. B24. D25. A26. (2)意识具有能动性,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红色气质”,是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从这一角度而言,该同学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
19、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因此“只要拥有红色气质,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唯意志主义的错误。27. 27. 坚持适度原则,坚持底线思维。 坚持抓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守道德准则。28. (1) 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促使企业更新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施品牌战略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
20、性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有助于企业通过品质提升迎接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为中国品牌臝得世界尊重。 (2) 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品牌建设。 弘扬工匠精神,开启中国品牌发展新时代。29. 【解析】1. 符合题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不合题意,图表中的古典名句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 符合题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错误,正确的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故选:B。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
21、是认识的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三个统一”是马克
22、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2、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肯定回答,属于可知论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
23、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2. 【分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理解题意。【解答】“我思故我在”认为思维起决定作用,属于唯心主义;“我在故我思”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先后关系问题,故正确;这两种观点
24、涉及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故不选;材料不涉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标准,故不选。3. 【分析】此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观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课本基础知识。【解答】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认为原子即物质,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阴阳二气充满太虚”,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若从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认为“气”离不开“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
25、所复写、摄影、反映”,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符合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发展顺序的是,B正确,不选ACD。4. 【分析】此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仔细审题。【解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天不变,道亦不变”是用静止的观点的观点看问题,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体现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画饼充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古代朴素
26、唯物主义,“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现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符合题意。5. 符合题意,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符合题意,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故选:B。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功能和任务哲学的功能:哲学是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
27、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全面细致掌握知识点,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6. 第一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排第二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原比喻人经常运动则不易生病;后亦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说明物质是运动的; 排第三位,“天
28、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意思是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排第四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说明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排第五位,“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强调要按规律办事。 所以,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故选:C。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和运
29、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30、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解答引言型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7.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
31、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本题着重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可准确答题,本题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8. 依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顺序,排序如下: 排在第一位,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揭示世界是物质的; 排在第二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 排在第三位,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说明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排在第四位,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说明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
32、的; 因此,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故选:B。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
33、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本题考查了哲学中的哲理对应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分析成语、谚语、古诗词、名人名言等的含义,二是掌握推导类试题的解题
34、方法,即在传导过程中,前后必须要有因果关系,否则就是错误表达,后面基本就不用看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要非常熟悉。9.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观点把“气”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强调形决定神,即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不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人病则忧惧,忧俱则鬼出”中人病是鬼出的前提,病就是客观存在,鬼是意识,表明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合题意,“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就是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可以就是不可以,不可以就
35、是可以。,因为它只承认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故选:B。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10. 符合题意,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克服困难; 说法错误,尊重
36、客观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起促进作用。 故选:A。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37、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
38、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11. 【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此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来做。【解答】新时代的乌鸦借助新的工具喝水,而不是采用费事的老方法,启示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要勇于突破成规陈说,适时地调整方法策略,故项正确;漫画中的乌鸦借
39、助新的工具喝水是利用了客观条件的,所以反对强调客观条件的说法错误,另外乌鸦的做法打破了以前的规矩,所以漫画反映不出恪守规矩,故不选。故选A。12. 此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认识有主体差异性,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正确;真理具有客观性,不会因为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且材料未体现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排除。故选D。13. “一
40、着不慎,全盘皆输”强调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强调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两者的统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体现发展的前进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因此,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故选:D。本题考查:部分影响整体、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前进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部分影响整体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41、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42、,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古文诗词、成语、俗语等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查大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运,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阅读理解题好题
43、干中古文诗词、成语、俗语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14. A不符合题意,选项与题干无关; B符合题意,“当朋友圈扩至三四百人,真正的朋友却无暇顾及了”,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表述错误,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表述错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事物发展是量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
44、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方法论: 重视量的积累;(注意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15. 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人工智能预测命运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故选:B。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条件
45、性 1、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是指:我们所认识的反映的世界,其实只是反映出我们所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而绝非全部。认识外境的意识活动是种自我主观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 2、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客
46、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1)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
47、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16. 此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座桥梁的建设激发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是因为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不符合题意。故选B。17. 【分析】此题考查实践观、矛盾观、创新,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准确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农业发展,故排除;对人多地少矛盾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但不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动力,故排除;江苏通过农业
48、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蔬菜果树、农作物、信息农业等12个农业领域,新增综合效益达300亿元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6. 2%,表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农业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故正确。故选D。18. B符合题意,题干中“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材打好基础”,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考查:主要矛盾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
49、办事情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第一,首先要看所面对问题的中心意思是“办事情”还是“看问题”。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讲述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但是更倾向于解决问题,即“办事情”,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更倾向于确立和使用正确“看问题”的方法 第二,看关键词。 如果题目中主要意思带有“重点”、“关键”、“中心”等一类词时,往往表明该题目包含主要矛盾。如果题目中的主要意思带有“主流”、“绝大多
50、数”、“总体上说”、“主体”、“九个指头”等这一类词语时,则往往表明该题目符合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道理”。 第三,看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的。因此,如果题目是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的,则应该属于主次矛盾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从事物的性质方面来看的。因此,如果题目是从事物的性质角度来看的,则应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问题。 第四,看数量。 如果题目中包含多种矛盾,并且表明了这些矛盾的地位或者作用的不平衡,则应该属于主次矛盾的关系;如果题目中只包含一种矛盾,并且表明了两个方面的地位、作用的不平衡,则应该属于矛盾主次方面的问题。19. 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
51、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相互影响;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符合题意,为了突破旧零售渠道的藩篱,三只松鼠用“电商业务+投食店业务+松鼠小镇”,围绕IP化品牌经营,从内容到产业,由浅到深的多元化用户体验,形成吃、喝、玩、乐、买、仕的消费闭环。这启示我们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新的思路,要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事物成长。故选:C。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
52、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
53、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20. 【分析】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仔细审题。【解答】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错误;武汉圣禹团队的成功在于坚持辩证法否定观,关注现实问题,对水体治理技术不断“扬弃”,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敢于突破和创新,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科技的创新,不体现制度和理论的创新,不合题意。21. 略22. 说法错误,创新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 符合题意,“从效仿到创新,丰子恺走出一条漫画创作的成功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54、,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说法错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 故选:B本题考查:创新的社会作用,辩证否定观原理 (1)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作用:从经济角度看,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政治角度看,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从文化角度看,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辩证否定观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
55、承、既克服又保留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23. 【分析】此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解答】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需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现代海上作战体系,努力增强实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体现了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故正确;材料未体现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故不选;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故错误。故选B。24. 符合题意,从哲
56、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什么; 符合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所以哲学家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门学问; 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非具体科学是否需要哲学指导的问题; 故本题选D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学科、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具体科学 (1)区别:二者研究的对象和回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领域作为
57、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25. 【分析】此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唯物辩证法、世界观
58、与方法论的相关知识,考查解读材料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解答】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坚持正确工作方法,确保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项正确;“必须时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树立起风险意识与底线思维”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故项正确;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不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相互转化,故项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项错误。故选A。2627. (2)本题为评析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论知识评析“只要拥有红色气质,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观点。本题考点明确
59、,学生可从意识具有能动性的角度评析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角度评析该观点的不合理之处。(1)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阐释事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留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答时要注意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有针对性的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作答即可。(2)本题为评析类主观题,实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材料信息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27.
60、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勿贪多教会了我们什么,属于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使好吃的东西,也要慢点吃,少吃滋味好,多吃滋味少。“勿贪多”,教会了我们节制与取舍,从思考和判断上划定了贪婪的底线”,这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坚持底线思维;“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主要的工作中去,一直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这表明要坚持抓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勿贪多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养成道德约束底线”,这表明我们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守道德准则。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
61、问”的现象。 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829.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我国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材料“中国品牌集体发力的背后,是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时代步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意志,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行动”可以从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2)本题要求结合实际,围绕“创新”为“中国品牌日”的活动设计两条标语。属于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1)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2)是开放性题型,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试题。很多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真审题,抓住设问的指向,紧扣材料,即可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活动能力。-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