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8168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限时练:第二部分第二讲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古代史满分85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汕头模拟)西汉司马迁自述撰写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古希腊希罗多德自述其写作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由此可知,两者的史学思想都A受各自政治、文化环境影响B包涵了强调人伦道德的内容C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D重视记述社会生活方式变迁解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显示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古今社会变迁,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参考;古希腊希罗多德写作历史的背景是希波战争,其目的“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

2、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表明是要让后人记住为保护希腊民主和城邦制度、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功业。这表明两者的史学思想都受各自政治、文化环境影响,故选A项;材料看不出人伦道德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究天人之变”说的是社会变迁而不是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并且材料考查的是史记与历史的共同史学思想,排除D项。答案A2(2019怀化模拟)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解析“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未体现出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

3、句话也并未体现出仁爱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孔子反对盲从,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二者都体现出了理性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未体现出美德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3(2019广州二模)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解析材料中的“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

4、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等说明这些西方的人只有通过丝绸之路才能到达,故选C项;“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无法体现风俗文化,排除A项;“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这些地方可能通过陆上来进行,排除B项;“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不能说明中国与罗马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C4(2019日照模拟)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解

5、析材料中反映的是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不是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佛经注重孝道,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佛教文化的传入适应中国传统,不是二者的合流,故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项。答案D5(2019漳州模拟)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当地的君王。这一系列活动A改变了明初实施的海禁政策B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新局面C彰显了明帝国的国际影响力D推动了明朝经济走向繁荣解析据材料“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当地的君王”可知郑和下西洋

6、增强了明帝国的影响力,故选C项;据所学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活动,而郑和下西洋是官方行为,不是改变了海禁政策,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并非为了经济利益,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消耗了大量财富,另外,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难以推动明朝经济走向繁荣,排除D项。答案C6(2019泉州模拟)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第二场,制、诏、表。第三场,诗赋。第四场,策一道,1000字以上。”由此可见A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B越南人可参与明朝科举考试C八股取士制度推广到越南D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解析越南考试制度中第一场考

7、经义、四书,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考策问,这均与中国科举制类似,且15世纪(明朝)时越南同属于儒学文化圈,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越南的考试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考试内容与形式非八股文,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亦无体现,故错误。答案A7(2019卓越名校联盟模拟)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的工艺。这幅插图表明了当时A中国先进的白银铸造技术传入邻邦B朝贡体制保障了外国银钱流入中国C白银在中外经济交流中有重要作用D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中的货币因素解析题干中“天工开物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的工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

8、白银在经济中的地位重要,政府重视白银,且中国白银大部分来自于国外,故选C项;题干无法反映琉球诸国的白银工艺来自于中国,排除A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是因为中国海外贸易中国占优势,排除B项;题干只是提及琉球诸国制银工艺,未提及白银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排除D项。答案C8(2019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C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解析据材料“晋商的鼎

9、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可知晋商贸易广泛,商品经济发达,故选C项;依所学,明清时期推行抑商政策,排除A项;依所学,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开始改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而未涉及到雇佣劳动关系,排除D项。答案C9(2019佛山二模)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解析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

10、导性的农作物品种”可知增加了粮食收入,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故选A项;“16世纪中叶”是明代中后期,排除B项;“玉米、番薯、马铃薯”是农作物,不是属于农业技术层面,排除C项;“16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对外政策逐渐走向封闭,不再开放,排除D项。答案A10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颁布法令、规定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A标志着古代海禁政策终结B加速了世界白银流向中国C促进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D促进了中国经济质的飞跃解析开放海禁政策,促进了中国商品向世界的销售。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经济贸易联系加强,中国经济水平世界最高,经济总量最大

11、,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答案为B项。答案B11(2019甘、青、宁联考)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这说明明朝A北方边患问题严重B国家的凝聚力较强C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民间慈善活动活跃解析由材料“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可知应对外敌入侵,国家体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选B项;北方边患问题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非实质,排除A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

12、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众一致对外杀敌而非民间慈善活动,排除D项。答案B12(2019乌鲁木齐模拟)1592年,布鲁诺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1600年被判死刑;同时期,李贽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李贽和布鲁诺被视为“异端”,是因为他们A誓死捍卫理想信念B抨击封建道德主张发展个性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挑战正统思想威胁统治秩序解析根据材料“被视为异端”,是从传统权威角度来看的,故A项错误;布鲁诺倡导“日心说”而遭到迫害,故B项错误;同理,故C项错误;布鲁诺的主张威胁到天主教会的权威,李贽的主张威胁到传统理学的权威,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

13、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9齐齐哈尔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恚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材料二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

14、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国内的实现。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材料三根据1954、1975和1978年三部宪法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才享有制定法律的职权。1982年宪法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对二者的立法权限作了具体划分。新中国

15、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各种重要的法规近两千件,但总的说来还是不健全不完备。摘编自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立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意义。(5分)解析(1)第一小问秦朝背景,结合秦国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秦朝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罗马背景,从材料一“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

16、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罗马由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结合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可知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是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秦朝速亡的原因,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酷法的特点,可知秦律对于秦朝灭亡的影响是激化社会矛盾,加速了秦朝灭亡。罗马帝国延续的原因,结合罗马法的实践特点相对宽松、并与时代相符,可知罗马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3)结合立法权对法律建

17、设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说明新时期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意义。答案(1)背景:秦: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8分,答出四点即可)(2)秦:统治者主张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帝国的覆亡。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3)意义: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立法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新

18、时期经济建设。(5分)14(12分)(2019新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欧洲人物著作人物著作李贽焚书藏书霍布斯利维坦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城志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王夫之船山遗书读通鉴论卢梭社会契约论论科学技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狄德罗百科全书唐甄潜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上表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分)解析材料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其中中国明清时期的

19、思想家的思想,体现了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但根本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未上升到制度批判,因而也未对社会转型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未来“理性王国”的社会方案,理性主义及“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主张,彻底抨击封建制度与封建统治,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促进欧洲社会转型,学生可从中外思想家选其一进行论述,阐明其思想特点与影响;也可以将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特点与影响进行对比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论题:17、18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兴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3分)评述:在17、18世纪的欧

20、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动摇了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还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分)示例二:论题: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3分)论述:1

21、7、l8世纪的东西方,都出现了一股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新思想。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但无法撼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并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发社会巨变。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尚未形成资产阶级。而统治阶级仍实行文化高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革新。总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9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学生也可从“1718世纪,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和“1718世纪中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等方面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