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周 星期 共1课时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教学准备】自制图片、示意图等缺勤登记:板书设计纲要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
2、程度1、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生态破坏:致使环境更不稳定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教学过程】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例如P18图l、28 某河流修建水可前后径流量的变化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水量,起
3、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2、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上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说明:人类活动很难改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认识,进行一定的预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阅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
4、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准确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程度。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案例P19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灾害中的易损性不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方式有可能改变灾情。 图1、29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根据图例,该流域从1980年到2000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加大。同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对应区域的洪水流量明显增大,而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
5、区洪水流量则无大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洪水流量大小的区别,即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增加,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案例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学习,了解: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灾情。说明,工程措施对于受灾体易损性的改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综上所述:人类活动可能增加或减少受灾体的易损性,进而改变灾情大小。人类活动对灾情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作用。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图1、30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通过图示说明: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
6、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思考P21点拨:可以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 四、社
7、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图1、32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而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因而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是不同的。思考P22点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