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自主学习课(八)认读要领 一个核心: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三个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四大重点:“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八字”方针;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角度一 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到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趋势【精要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
2、义经济制度建立。1856年,中共八大奠定了社会主义探索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有所好转,但“文化大革命”带来经济的劫难。【考题例证】(2014课标全国,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初期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
3、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显然是服务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C项、D项不符合当时实际;故答案为B项。答案 B 角度二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趋势 【精要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开展“一五”计划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社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考题例证】(2015江苏单科,1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
4、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 A 主题一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5、和“共产风”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左”倾思想【主题评说】中共八大后,中共中央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党中央虽然进行了调整,但随后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考题例证】(2011广东文综,18)下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解析 该杂志发表于1958年11月,封面内容为水稻放卫星。从中可得到的信息是“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故A正确。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
6、空,分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73年和1970年,故B、C两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 A 主题二 改革开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指导思想【主题评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考题例证】(2015四川文综,8)1978年5
7、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解析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既有赞誉又有批评,说它“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批评的言论明显体现了“左”倾思潮,所以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左”倾束缚亟待突破,B项符合题意。答案 B 对
8、比点一 1945年20世纪70年代末中西社会发展特征的对比 【精要点拨】世界 中国 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东欧、苏联)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开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表现 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进入黄金时期;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 政治:国家职能变化;德日意政治民主化改革 文化: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对外: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世界多极化发展 经济: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有成就也有失误;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民主政治初步建立,遭遇曲折发展历程 文化:科技初步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执行遭
9、挫折 对外:新中国成立初外交开创新局面;7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 重大史实 对外: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苏争霸 政治:第三世界兴起 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文化:计算机、原子能、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政治:三大政治制度建立;“文化大革命”严重倒退 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劫难 文化:“双百”方针,两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东方魔稻”外交: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考题例证】(2012课标全国,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
10、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 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并没有发生“急剧变化”,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趋于恶化,材料信息高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故可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看,该评估认为“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而实际上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
11、公社运动,我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挫折,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答案 D 对比点二 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改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精要点拨】1.相似之处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2)都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过改革。(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与国有企业。2.不同之处(1)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上。(2)开始改革:中国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3)改革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2、;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4)结果不同的原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考题例证】(2014浙江文综,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
13、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B.C.D.解析 结合题干关键时间信息“20世纪80年代”,据材料“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指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企业家感慨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指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以答案应该是A。故符合题意。发生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项。答案 A 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历史学在发生变化,历史高考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史学研究新成果如新史观、新史法
14、、新史识都在高考中得到了体现。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进入常态化和深水区的背景下,高考试题的命制不断与其他学科联姻和交叉,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丰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计量史学的方法,即运用数学方法尤其是统计学的方法对历史资料先进行定量分析,再进行定性分析。计量史学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
15、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考题例证】(2012安徽文综,18)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 农 村 8.9%城 镇 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A项不符合题目时间;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低于农村,但无法得出D项;从材料也无法判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