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418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二)(含解析)一、选择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非常善于笼络民心B. 商朝治国崇尚仁德之心C. 明君善借万物为己所用D. 国君如猎人诸侯似鸟兽【答案】A【解析】【详解】商汤出于仁德之心,要求网罗鸟兽时“去其三面”,最终赢得民心,建立商朝,说明商汤善于笼络民心,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商汤的治国理念,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国君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D。2.先秦思孟学派主张“天道人道,实

2、-一以贯之”;西汉董仲舒提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宋朝二程倡导“有道有理,天人也,更不分别”。以上观点A. 表明儒学不断吸纳其它学派B. 侧重强调对天道和自然的敬畏C. 主张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相通D. 体现天人关系的重心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从先秦、西汉到宋朝,儒家学者始终强调天道和人道的统一,选项C正确;材料未体现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融合,排除A;选项B未体现出儒家对人道的强调,排除;题干中儒家在不同时期都强调应当天人并重,并未突出天人重心的变换,排除D。3.宋人谈玥在嘉泰吴兴志中介绍了湖州一带种植桑业的兴旺景象:湖州“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有

3、蚕至数百箔,兼工机织。”“今乡土所种,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富家有种数十亩者。糜桑,山桑也,生于野。”材料体现了A.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 江南地区出现新的经济因素C. 土地集中致人地矛盾尖锐D. 农产品商品化与专业化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湖州一带种植桑叶规模较大,品种多,而且“兼工机织”,说明当时农产品商品化与专业化明显,选项D正确;材料未反映种植面积的变化,排除A;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未提供雇佣关系等信息,因此无法得出有新的经济因素产生,选项B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4.王阳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认为宦官“并生天地间,是非利害之心未尝不与人同”,他在嘉靖

4、年间“纂辑历代中官传,得其善与恶若干人,录为中鉴”,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此书在万历年间成为宦官教育的读本。材料表明A. 王阳明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 明王朝对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视C. 士大夫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D. 宦官对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王畿认为宦官与常人同,而且辑录历代善恶宦官,“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可知,士大夫希望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选项C正确;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的主张,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5.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重新诠

5、释了“仁”的概念,并将其与万有引力定律联系起来。他还声称由于地球正离太阳越采越远,因此人们也正在变小。他的证据是一只长笛,这个长笛是他根据古人的建议组装起来的,但他用后发现,与现代人的使用要求相比,笛子太长了。康有为的观点A. 用西方文化正确诠释了中国文化B. 没有真正地把握西方科学的内涵C. 发展了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兴趣D. 在中学中找到了西方科学的源头【答案】B【解析】【详解】康有为将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结合,但是存在生搬硬套的倾向,说明其没有真正把握西方科学的内涵,选项B正确;根据康有为对万有引力的解释可以看出,康有为准确的将西方科学知识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排除A;材料未体现康有为对中

6、国人的影响,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6.1919年,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正式成立,受到广泛支持,其宗旨是通过平和的经济革命改造社会,原则是实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接着,武昌、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扬州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工读互助团。但是,因为经济危机和人心涣散,1920年工读互助团的试验进入尾声。这现象A. 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B. 提高了入们鉴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C. 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在华出现严重挫折D. 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革命成功【答案】A【解析】【详解】工读互助团兴起的时间及其主张“实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显然

7、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关,因此选项A正确;工读互助团本身并没有鉴定真伪马克思的功能,排除B;工读互助团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排除C;工读互助团是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其属于中国自立社团,但最终失败,因此选项D排除。7.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蒋介石亲任委员长。1936年,资源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子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按此计划,计划五年内由政府投资2.7亿元,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內地建设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其意图在于A. 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发展工业B. 建立统制经济体制壮大官僚资本C. 建设后方工业基地预备大战爆发D. 采取行政干预手段优化

8、工业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內地建设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结合材料时间和中日关系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举动是为了预备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选项C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的是市场经济,排除A;选项B不是材料描述现象的目的,排除;材料未体现国民政府在工业结构方面的调整,更多是的工业布局在地域方面的变化,排除D。8.1950年婚姻法把包办婚姻视为封建糟粕加以批判,建国后包办婚姻迅速衰落。1986年,贵州省各级妇联接待因婚姻问题来访人(次)达17701人(次),包办婚姻占29%,达5098件。在九个县上报的材料中,包办婚姻占已婚

9、妇女的62.3%。影响改革开放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改革全面展开B. 妇女解放成效显著C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D. 社会风气极度下滑【答案】A【解析】【详解】建国后因婚姻法的颁布,包办婚姻迅速衰落,改革开放后包办婚姻出现的婚姻问题在整个婚姻问题中占比较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全面展开,影响了人们的婚姻观念,选项A正确;选项B不是主要原因,妇女解放和婚姻问题不构成必然因果联系,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改革开放后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不等于下滑,排除D。9.十二铜表法第二表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诉讼标的(即诉讼费)在一千阿斯以上的,交誓金500阿斯。标的

10、不满千阿斯的,交誓金50阿斯,关于自由身份之诉,不论此人家产的多少元三律交50阿斯”,“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在第三个集市日,到庭作证”。)由此可见,罗马法A. 诉讼金钱多少影响判案公正度B. 按照等级对私有财产进行管理C. 自由人在法律的面前享有特权D. 传唤人证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在第三个集市日,到庭作证”可知,共和国时期传唤人证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选项D正确;材料未涉及案件判决,因此无法判断选项A所属内容,排除;材料未涉及私有财产管理,排除B;材料未体现出自由人在诉讼标的方面的特殊性,因此

11、选项C排除。10.18世纪,“英国陶瓷之父”乔赛亚韦奇伍德积极为他工厂装备最新的技术,第-台引擎旋床是以他在伯明翰的铸造厂里看到的机器为原型,然后按照陶器生产的特殊需要改制而成的;1782年安装了一台蒸汽发动机,它由国内著名的博尔顿一一瓦特铸造厂生产,韦奇伍德用它碾碎燧石并为陶器抛光。由此可见,工业革命A. 造就了大量如陶瓷之父般的人才B. 需要各行各业入员的支持和协作C. 一个部门能决定多个部门的前程D. 对蒸汽发动机发展依赖非常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乔赛亚韦奇伍德第-台引擎旋床是改造而来,蒸汽机是国内著名的博尔顿一一瓦特铸造厂生产,由此可见,工业革命需要各行各业支持和协作,选项B正

12、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反映了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而非前者决定后者,排除C;蒸汽机使用之前,第韦奇伍德的工厂就已经生产,由此证明选项D错误。11.为解决粮食收购问题导致的粮食供应的严峻形势,联共(布)中央从1928年发布指示,严厉批评了各地党、苏维埃和合作社组织以及党员个人在粮食收购工作中的懈息和迟缓。为贯彻指示,在各地组织武装征粮队,到处搜查,没收“余粮”,此举收到了成效。这表明苏联A. 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B. 通过集体农庄建设来解决农业问题C 新经济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D. 工业化进程过快引发经济结构失衡【答案】C【解析】【详解】联共(布)批评地方在粮食收购方面的迟缓

13、,随后以行政力量强制征粮,收到成效,结合材料时间,可以证明新经济政策采取的收购形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选项C正确;1928年政府收购粮食行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不同,因此不属于恢复,排除A;通过材料描述可知,这一时期尚未大规模建立集体农庄,而且集体农庄建立的目的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12.如图是苏联漫画家甘夫创作的漫画,题为天国的放逐。该漫画表明A. 美国的举措加剧世界紧张局势B. 苏联反对战后美国的经济援助C. 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控制西欧D. 社会主义阵营被逐出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漫画中的文字“马歇尔的天国”“神圣至上的世界”以及和

14、平卑躬屈膝可以看出,漫画作者认为美国的举措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苏联的意向,排除B;选项C未凸显出漫画中马歇尔计划和“和平”之间建立的那种关联,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一些国家甚至以剥夺公职的惩罚来强化进入国外大学的禁令。摘编自贺国庆西方大学史上的留学潮材料二 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

15、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清政府明令:“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1903年以后,清朝官僚一致认为最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日本,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针对戊成维新前后改良派学习日本的愿望,日本舆论大肆宣扬说:“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摘编自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

16、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在留学政策上的异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答案】(1)异:态度方面,欧洲阻止,清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欧洲力图控制公民的思想并阻止资金流向国外,清政府鼓励学习外国理工类技术,培养实业人才。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重视对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原因: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欧洲盛行重商主义;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施新政的需要。(2)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日本明治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更符合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清朝统治者担心他们接受

17、欧美民主思想,从而危及清王朝的统治。从日本政府的角度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向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转化,加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行列,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为了从精神上控制中国,决定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从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一是距离近,节省路费;二是文字和生活习惯相似,容易融合;三是同属东方,易仿行等【解析】【详解】(1)异:态度方面,根据材料“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和“ 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可得出欧洲阻止,清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根据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它们

18、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和材料二“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 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可得出欧洲力图控制公民的思想并阻止资金流向国外,清政府鼓励学习外国理工类技术,培养实业人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和清政府的留学政策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和清政府都对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原因:根据材料一时间“1415世纪”可知,这一时期欧洲民族主义兴起,盛行重商主义,因此在留学政策上管理较严格;根据材料二时间“1902年”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而且清政府正在实施新政,因此

19、大量派遣留学生。(2)原因:本题从中国政府、日本政府以及留学生自身实际三个角度考虑。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清末新政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而日本明治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更符合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据材料二“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可知,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担心他们接受欧美民主思想,从而危及清王朝的统治。从日本政府角度看:根据材料二“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可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向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转化,加

20、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行列,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为了从精神上控制中国,决定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从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日本距离中国较近,节省路费;从文化、语言、生活习俗等角度考虑,中日两国文字和生活习惯相似,容易融合,而且同属东方,易仿行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伏尔秦既是“思想启蒙”的大师,同时也是“行动启蒙”的英雄。法国人说,伏尔泰笑着,狄德罗叫着,卢梭哭着。狄德罗昵称伏尔泰为“湖边的老土匪”,对伏尔泰用笑声去作战多少有些埋怨。伏尔泰经常拿“教会的荣誉”、“宫廷的尊严”开玩笑;但十年之中的有一天,伏尔泰是绝对不笑的,不仅不笑,而且浑身发抖,要大病一场。这一

21、天就是圣巴托罗缪之夜,那一夜发生了宗教大屠杀,惨死者达2000多人。每年的这一天,他总要给朋友写信,署名“踩死败类”。“败类”何所指?历史学家有四种解释:天主教、基督教、所有的宗教、宗教狂热者。摘编自央视国际法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角度1:从圣巴托罗缪之夜看社会现实问题论述:圣巴托罗缪之夜是一起宗教大屠杀。惨案的发生,暴露了法国的专制腐败和司法昏庸。欧洲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不同教派之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这与伏尔泰提倡的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格格不入。说明当时社会偏见根深蒂固,理性还没得到大众认同,启蒙

22、运动的发展长夜漫漫。角度2:从宗教的狂热看人性丑恶论述:圣巴托罗缪之夜,惨死者多达2000多人,这是宗教斗争的极端体现.更是人性丑恶的集中表现,教会只不过是实现丑恶目的的工具。由于饥荒,战争、宗教迫害,当时的法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王权与教权的争斗也日趋激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渴望发展资本主义,并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由此可见,人性的丑恶多么需要理性的力量前来治愈角度3:从伏尔泰的斗争模式看理性发展论述:伏尔泰用笑声去作战,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高明的智慧,是他的斗争技巧.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人权。伏尔泰为了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宣传启蒙思想,选择以“笑”作

23、为手段,是专制压迫的产物。他的笑,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他认为人人有信仰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他才成为了“启蒙大师”【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可以从圣巴托罗缪之夜反观法国社会现实、从宗教狂热看人性丑恶以及对伏尔泰的斗争模式角度分析理性发展。以圣巴托罗缪之夜反观法国社会现实。对圣巴托罗缪之夜进行简要描述,然后以这一事件为中心,分析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如专制和司法腐败、宗教教派斗争。同时从启蒙运动倡导的主张反观这一事件的发生,得出结论当时社会偏见根深蒂固,理性还没得到大众认同,启蒙运动的发展长夜漫漫的结论。15.阅读

24、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有论者指出:“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些情况表明商税征收到宋代首次进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时期,”这标志着“原来超经济强制性质的抑商政策开始向经济性强制的征商政策转化”。北宋初年,全国各地曾努力革除五代十国时期苛刻的征商制度,并严格约束各级理财机构和征商机构,防止其过度苛征暴敛,使商品生产者的交易费用降低,商税征收制度化,说明“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政府承担对所有权的保护,因为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低于私人自愿团体所付的成本。宋代允许工商

25、业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了也达到了政府“商旅晚安,课利自厚”的目的。摘编自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作用。【答案】(1)变迁特点:商税征收制度化(或出现了完整的商税制度)。表现:定期公布商税及变动情况;广泛设置税务机构;加强对商品产权的保护等。(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战争的影响。 作用: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详解】(1)变迁特点:根据材料“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

26、制度”可知,宋代赋税制度变迁呈现出商税征收制度化特征(或出现了完整的商税制度)。表现:根据材料“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可知,商税制度化的表现之一是定期公布商税及变动情况;根据材料“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可知,商税制度化表现之一是广泛设置税务机构;根据材料“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政府承担对所有权的保护”可知,加强对商品产权的保护等。(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宋代赋税制度变化的根源是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战争频繁,影响其税收政策变化。 作用:根据材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了也达到了

27、政府商旅晚安,课利自厚的目的”可知,赋税制度变化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赋税制度变化加强了中央集权。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两伊战争是指1980年至1988年爆发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从宗教上来说,两国居民分属伊斯兰教两大派系,即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在伊朗占多数,而控制伊拉克的则是逊尼派,他们把教派之争带入两国间的关系中。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这些矛盾渐趋激化。趁伊朗国内局势动荡,伊朗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活动又大大增强,并且得到伊拉克暗中支持,这就使两国产生了新的不和因素。战争的导火线主要还是两伊间长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1975年3月

28、两国曾经谈判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力图解决边界纠纷。自1979年起,伊拉克便公开要求废除这一协定。从此两伊边界小规模冲突便频频发生。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式宣布废除1975年的边界协定。伊朗则于次日声明反对。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摘编自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材料二两伊战争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如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等。战争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一战后最惨烈的战

29、争:8年两伊战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两伊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界纠纷(领土争端)。(2)特点:时间长,规模大,武器先进,伤亡巨大。影响:两伊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巨大损失;使两国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剧减;加深了两国的民族仇恨;严重制约着后来两国关系的发展;为美苏插手中东创造了条件。【解析】(1)根据“从宗教上来说,两国居民分属伊斯兰教两大派系”“伊朗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活动又大大增强”“战争的导火线主要还是两伊间长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概括。(2)特点:根据“动用

30、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战争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概括;影响:由“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概括,进一步联系中东地区的资源、战略地位分析。【名师点睛】(1)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从时间、规模、危害、武器、等方面回答特点;影响:根据材料可得出战争带来巨大损失,加深了两国的矛盾,结合中东地区资源、战略地位分析战争的危害。1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恽铁樵(1878-1935年),江苏武进人。他前半生从事教育及编译工作。直到43岁以后才开始习医,行医仅14年即故去

31、,但在这短短的10多年中,他举办三期中医函授学校,撰著医书20多种,其代表作有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他对中西医两个体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认为中西医之基础各不相同,理论亦不同,各有其所长,主张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吸收西医之长,并与之化合,以产生新的中医。但他又主张,要汇通两个体系,首先要发展中医,不应满足中医已有的成就。他十分讲求临证的实效,通过采用中西两者之长以求得治疗之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主张尽量利用近代科学之知识,才能达到目的。他反对废止中医和全盘西化。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恽铁樵关于中医的基本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恽铁

32、樵医学主张形成的原因。【答案】(1)观点:中西医的基础与理论不同,各有所长;中医发展要吸收西医长处,用科学方法发展中医,增强疗效;反对废除中医反对全盘西化。(2)原因:近代以来西学传播,西医传人冲击了中医发展;恽铁樵长期从事教育与编译工作;思想开放,兼收并蓄,积极投身于中医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民国建立后,国内出现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的倾向。【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据材料“并认为中西医之基础各不相同,理论亦不同,各有其所长”“主张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吸收西医之长,并与之化合,以产生新的中医”“他十分讲求临证的实效,通过采用中西两者之长以求得治疗之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主张尽量利用近代科学之知识,才能达到目的”“他反对废止中医和全盘西化”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2)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应结合材料“恽铁樵(18781935),江苏武进人。他前半生从事教育及编译工作。直到43岁以后才开始习医,行医仅14年即故去,但在这短短的10多年中,他举办三期中医函授学校,撰著医书20多种,其代表作有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从近代以来西学传播,西医传入冲击了中医发展;挥铁樵长期从事教育与编译工作,思想开放,兼收并蓄;积极投身于中医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民国建立后,国内出现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的倾向等方面回答。【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