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7785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第2课时导学稿__学生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观潮周密 (2)授 课 时 间2019-12-17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姓 名学 习目 标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师寄语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一、自主先学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观潮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2、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原文填空。(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2、(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二、课堂探究1、作者在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描写了钱塘江观潮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观潮”的? 2、题目为观潮,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校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3、文章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正面写海潮之盛?4、文章第二段中写“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中“如履平地”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5、第三段“吴儿”手持十幅大彩旗的作用是仅仅为了好看吗?6、文章题目是“观潮”,结尾一段却写“人”,是否多余?为什么?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有哪些疑问?四、检测巩固阅读下段,回答问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选段从哪四个方面描写浙江之潮?4、这个段落的描写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