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复习(位置、认识图形和钟表)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 3、12、13、14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集合图形的认识。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认识时钟的方法。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加深对钟表的认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钟表。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收获多:1、位置:位置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位置会发生变化。前后:正面对着的物体是前,背对着的物体是后。左右:题目上如果是人物,就以题目上人物的左右为标准。题目是除人物以外的任何物体,都以自己本身
2、的左右为标准。注: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行。2、认识图形:长方体:四四方方,对面同样大,不能滚动。正方体:四四方方,六个面同样大,不能滚动。圆 柱:两头同样大,能来回滚动。球 体:能任意滚动。3、认识钟表:时针:短又粗。分针:长又细。整时:分针指向 12 表示整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时间的表示方法:例如:7 时 7:00 钟表上一共有 12 个数字,12 个大格,每个大格有 5 个小格。二、习题讲解忆旧知:1、说一说。问:小兰的左边是谁?小红的后面是谁?小刚的右边是谁?小明的前面是谁?问:你能帮小动物找到家吗?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分别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吗?师:小羊把 4 个立体图形摆成
3、一排后拍了 3 张照。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在最左边,()在最右边。()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时 1 小时前是()时 快()时 问:说说你是怎么看的?总结:分针指向 12 表示整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问:都是 9 时,有什么不同?2、选一选。问:最容易滚下来的是谁?问:把它们分别堆起来,哪组最难?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会解答吗?哪是我的家?小猴家的左边 是我家。我家的右边是 小熊猫家。小熊猫住在 我家的左边。长方体 圆柱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长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正方体 问:找一找我的好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与它们形状相同?3、连一连。4、数一数。一共有()个立体图形,其中 有(),()和()同样多。5、拼一拼。(1)拼一个大正方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2)三、巩固练习提高快:1、数一数。、在 的()面。、在 的()面。、的()边是 。、的()边是 。、的()边是 。、在 ()面。的前面有()只动物。、有 6 只动物在 ()面。、的()面有 4 只动物,()面有 2 只动物。2、填一填。()个()个()个()个 3、()时 ()时刚过 快()时 长方体()个 正方形()个 球()个 圆柱()个 四、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