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画一画画一画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教学难点1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2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一: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1
2、每行人数一定,总人数和行数。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6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7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8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9圆的半径与周长。10圆的面积与半径。11什么样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二、新授活动二:探索一个数与它的5倍之间的关系。1求出一个数的5倍,填写书上表格。自己独立完成。2判断一个数的5倍和这个数有怎样的关系?说说你判断的理由。(一个数和它的5倍之间具有正比例关系。)3根据上表,说出下图中各点的含义。(图见书上P22)。请观察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然后说说各点表示的含义。4. 连接
3、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5利用书上的图,把下表填完整。6估计并找一找这组数据在统计图上的位置。自己独立完成。7在统计图上估计一下,看看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三、练习活动三:试一试。1. 在下图中描点(图见课本P22),表示第20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2. 思考: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活动四:练一练。1. 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教师讲解:因为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个常数。2. 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费为:(数据见书上)(1)将书上的图补充完整。(2)说说哪个量没有变?(每人所需的乘船费用没有变化。)(3)乘船人数与船费有什么关系?(乘船费用与人数成正比
4、例。)(4)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3. 回答下列问题:(1)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2)根据右图,先估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算。 直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实际计算值为( )。 直径为15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实际计算值为( )。4把下表填写完整。试着在上页第(1)题的图中描点表示上表中的数量关系,并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表格见书上)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
5、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所有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
6、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次巩固练习了正比例的相关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