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649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共300分7.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2、-16 Mg-23 P-31 S-32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10个小题,共50分)1.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A. 第六周期A族B. 第七周期A族C. 第七周期族D. 第八周期A族【答案】B【解析】【详解】第七周期若排满,118号元素应为0族元素,则116号元素位于从0族开始向左数第三纵行,故应为第七周期A族元素,答案选B。【点睛】根据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推断,用原子序数减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当结果为“

3、0”时,为零族;当为正数时,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纵行,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当为负数时其主族序数为8+差值,所以应熟记各周期元素的种数,即2、8、8、18、18、32、32。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 x2B. x4C. x8D. x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需根据各周期元素个数确定相邻主族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详解】第一周期共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共有8种元素,第四、五周期各共有18种元素,第六、七周期各共有32种元素,因此,相邻主族元素之间原子序数

4、相差可能为2、8、18、32,B选项为4错误,故选B3.已知:“键线式”是将有机物结构简式中碳和氢省略后的式子。例如:丙烷键线式可表示为。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正确的是( )A. 属于芳香烃B. 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分子式为C10H16【答案】D【解析】萜二烯()中不含有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烃,错误;B、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萜二烯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错误;C、萜二烯中含有C=C,因此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该有机物中含有10个C,16个H,则分子式为C10H16,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中

5、的迁移能力,根据已学已知推断未知。例如本题提供了丙烷键线式可表示为,在解题中需要将此知识迁移,给出萜二烯的键线式,解出他的分子式。通过观察萜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判断萜二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n、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 是元素W的单质。q是元素Y的单质且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原料。p在常温下为常见无色液体,0.010molL-1的r溶液中c(H+)为0.010 molL-1,s是弱酸且不溶于水。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r易溶于pB. 原子半径:ZY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D. 最简单氢

6、化物的稳定性:XY【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和已知条件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m为H2,n为SiCl4,p为H2O,q为Si,r为HCl,s为H2SiO3。【详解】A氯化氢易溶于水形成盐酸,A正确;B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减小,ZY,B正确;C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iO3,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酸性H2SiO3HClO4,C正确;DX的简单氢化物为H2O,Y的简单氢化物为SiH4,由于O的非金属性强于Si的非金属性,故H2O的稳定性强于SiH4,D错误;故选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 H2和D2互为

7、同位素B.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 正丁烷和异丁烷同系物D. 和是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H2和D2是单质,不是原子,则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和可看做甲烷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的产物,二者在三维空间上,溴原子所在的位置相同,故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故B错误;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和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故D正确;答案选D。6.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

8、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SO42向铜极移动B. 锌片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 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的反应为:2H+2eH2【答案】D【解析】【详解】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A、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溶液中的SO42-移向负极锌极,选项A错误;B、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锌片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也能形成原电池,导线中有电子流动,选项C错误;D、金属铜做正极,正极上放电的是氢离子,有氢气逸出,发生的

9、反应为:2H+2eH2,选项D正确。答案选D。7.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由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质子数为M-n,故R2-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M-n+2,mg R2-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mgR2-阴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n+2)=。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构成,计算时要注意电子的质量可忽略,质量数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8.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的最高化合

10、价之和为8,元素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YX4W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呈碱性B. 化合物YW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 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D. 原子半径大小:WZYX【答案】C【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说明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3、5、7,元素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单质,则Z为Al元素、Y为N元素、W为Cl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则X为H元素。【详解】A项、X为H、Y为N元素、W为Cl元素,元素化合物YX4

11、W为NH4Cl,NH4Cl溶液中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B项、Y为N元素、W为Cl元素,化合物NCl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C项、Y为N元素、Z为Al元素,AlN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具有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热冲击的特征,故C正确;D项、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H原子半径最小,故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ClH,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应用,元素的推断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最外层电子数为1、3、5、7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难点。9.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

12、正确的是()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流向bB. 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C.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 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答案】D【解析】【详解】A、左侧MnO2反应转化为Mn2+,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左侧电极为电源的正极,电子由b流向a,故A错误;B、微生物在右侧,右侧电极为电源的负极,所以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H+是阳离子,在原电池中,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C错误;D、电池左侧为电池的正极区,MnO2在H+条件下发生得电子反应,所以正极反应式为:MnO2+4H+ +2e- =Mn2+2

13、H2O,故D正确;答案选D。10.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多少种( )A. 2B. 3C. 4D. 5【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式为C4H10的烃为丁烷,结合碳链异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分子式为C4H10的烃为丁烷,有CH3CH2CH2CH3、CH3CH(CH3)2两种。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角度和方法,难度不大。第II卷非选择题11.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

14、是_。(填“”“”或“”)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2)某同学选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量变化情况,选择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中进行)。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

15、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选择上述装置_(填“”“”或“”)进行实验;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反应。【答案】 (1). (2). 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3). 可能是放热反应 (4). 某些物质(如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 (5). 硝酸铵 (6).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7). 放热 (8). 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9). (或) (10). 放热【解析】【分析】装置可通过U形管中红

16、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而装置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详解】(1)装置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装置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若M为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大试管中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右边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右边烧杯中的导管会形成一端液柱;

17、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说明M溶于水放出热量,由于放热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变化,而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如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但是不属于放热反应;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M溶于水后导致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证明M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的物质有:硝酸铵等;(2)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导致U型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3)M为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大试管中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右边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大试管中温度降低

18、,压强减小,右边烧杯中的导管会形成一端液柱;(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选择上述装置(或)进行实验,装置右边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烧杯中导管中有气泡放出),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棉花燃烧,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2.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

19、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E有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 (1)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反应 _;反应_;反应_;反应_。(2)写出下列反应类型:反应 _,反应 _,反应 _,反应 _。【答案】 (1). CH2 = CH2 + H2O CH3CH2OH (2).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3).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4). n CH2 = CH2 (5). 加成反应 (6). 氧化反应 (7). 酯化反应 (8). 加聚反应【解析】【分析】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

20、量之比为11,所以A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A的相对分子量小于30,所以A是乙烯;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C中含有醛基,所以C是乙醛,则B是乙醇;E有香味,说明E中含有酯基,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所以D是乙酸;F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F是聚乙烯,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反应为乙烯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CH2 =CH2+H2O CH3CH2OH;反应为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反应为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

21、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反应为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 CH2=CH2 ,故答案为CH2 =CH2+H2O CH3CH2OH;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n CH2=CH2 ;(2)乙烯和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13.下图是几

22、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C具有果香味。根据以上信息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A的结构简式为_,工业上用乙烯生产A的化学方程式为_。(2)B的官能团名称为_,B可与纯碱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3)A+BC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为_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物质A和B都属于电解质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d.转化1可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答案】 (1). CH3CH2OH (2). CH2=CH2 + H2O CH3CH2OH (3). 羧基 (4). 2CH3COOH + Na2CO3 2CH3

23、COONa + CO2 +H2O (5).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6).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7). d【解析】【分析】淀粉在催化剂存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CH3CH2OH,A为CH3CH2OH,A与B反应生成的C具有果香味,A与B发生的反应为酯化反应,A经连续氧化生成CH3COOH,B为CH3COOH, 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详解】(1)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工业上用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制备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2)B的结构简式为C

24、H3COOH,B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B与纯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3)A与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A+BC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4)a项,淀粉和C6H12O6分别属于多糖和单糖,a项错误;b项,物质A(CH3CH2OH)溶于水和熔化状态都不能导电,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物质B(CH3COOH)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c项,物质C为CH3COOCH2CH3,油脂类物质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H3COOCH2CH3中只有一个酯基,油脂

25、类物质中有3个酯基,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结构不相似且分子组成上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d项,淀粉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所用催化剂为淀粉酶,淀粉酶属于蛋白质,d项正确;答案选d。14.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填字母);(2)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是_;(3)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答案】 (1)

26、. b (2). 65% (3). 1.510-3mol/(Ls)【解析】【分析】结合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和NO转化率=100%计算。【详解】(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NO2)=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2)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即3s时反应达平衡,NO转化率=100%=65%;(3)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3.010-3molL-1s-1=1.510-3m

27、olL-1s-1。15.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1)下列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选项);A.2v生(NH3)=v耗(CO2)B.密闭容器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不变C.容器中C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D.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保持不变E.形成6个N-H键的同时有2个C=O键断裂(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填选项);A.及时分离出C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加入少量NH2COONH4(s)D

28、.选择高效催化剂(3)如图所示,上述反应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_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填写“大于”“等于”“小于”)。【答案】 (1). AC (2). BD (3). 大于【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2)增大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加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来解答;(3)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结合化学键分析解答。【详解】(1)A平衡时应有v生(NH3)=2v耗(CO2),所以2v生(NH3)=v耗(CO2)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密闭容器中氨气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

29、正确;C只要反应发生,容器中C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就是2:1,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E形成6个N-H键等效于2个C=O键形成的同时有2个C=O键断裂,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E正确;故答案为AC;(2)A及时分离出CO2气体,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加入少量NH2COONH4(s),固体物质量变但浓度不变,故C错误;D选择高效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答案为:BD;(3)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中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点睛】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