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 时计时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950 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 24 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 24 时记 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 24 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 24 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理 24 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4、使学生在认识 24 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 24 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4 时记
2、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大家都知道,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记时,那钟表没发明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生活记时的呢?有同学知道吗?(沙漏,影钟,水钟)播放幻灯片,教师做适当介绍。师:每当红日升起,我们的祖先就会离开栖息的山洞外出围捕猎物,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回到家尽情享受猎物的美味。渐渐的,人们发现利用太阳影子的方法可以计算时间。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又发现用滴水和沙漏的方法计算时间的窍门。这些就是聪明的古人想到的记时方法,那现在的人们又是怎么样记录一天的时间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记时法。(板书:记时法)二、认识 24 时记时法 教师:大家爱看电视吗?这是一张电视节目
3、预报表,上面这些时刻就是现在人们所采用的一种记时方法,你能看的懂吗?问:哪位小朋友能象主持人一样播报节目表呢?请两到三位小朋友尝试一下。师:听完他的播报,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钟面上最多只有 12 时,14 时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14 时是下午 2 时。)师:钟面上有 14 时吗?为什么 14 时就是下午的 2 时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一天钟面上指针的变化。(出示钟面)师:一天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知道是几时吗?(零时,晚上 12 时)指针转动,这时是几时呢?(钟面上指针停止在 1 时)(指
4、针停止在 7 时)现在是几时?这时你觉得自己会在做什么呢?(指针停止在 12 时)问:指针现在指向几?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呢?(12 时)师:指针从 0 时走到了 12 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我们用一条彩条来表示。那一天结束了吗?指针继续转动,再往下呢?(指针停止在 13 时)师: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 1 时,13 时。)为什么是 13时呢?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指针停止在16 时)现在指针指向了几?是几时?师:天色渐渐变暗,太阳和月亮要换班了。到了大家要睡觉的时间了。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指针停止在 20 时)为什么是 20 时呢?师:当你悄然入睡的时候,时针依然在不停的转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天结束了。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 时,也是零时)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一天时针在钟面上一共转动了几圈呢?(2 圈)一天有多少个小时?(24 个小时)我们把时针转动的第二圈也用彩条表示。(出示彩条)师:我们再来看一次一天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天从 0 时开始,转动了 24 小时。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出示节目表)师:那再来看看这张节目表,说说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