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故都的秋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运用对比和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故都的秋的景色.教学难点:读懂客观现实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一导入课文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而充满生机的,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在再别康桥中,漫步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
2、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2-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今天我们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体会作者笔下的秋是一种什么韵味?看大屏幕,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二探讨课文内容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
3、生愁苦和哀痛 1学生朗读前两段,然后思考:这两段写什么?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文章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2.学生默读课文 311 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几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特点?明确: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3赏析五幅画面,品味词句,领悟作者描写角度: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读第一幅画面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
4、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听觉、视觉读第二幅画面-3-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视觉、触觉摘取段落找同学选读,体会描写角度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听觉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视觉、听
5、觉、感觉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视觉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4.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无不映出秋天的倩影,可是作者为何偏偏选取那五幅图画,来表现秋的“清、静、悲凉”呢?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明确:郁达夫,三岁丧父。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5.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明确: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小结:-4-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感知景),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和运用的表现手法,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三:作业游览南湖公园,体会秋季的南湖是一番什么味道?写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游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