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361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入学考试 高二 语文学科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

2、和物候条件影响。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

3、的理由。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中国农事的

4、规律也是审美的规律,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农事诗,两者均体现出时间进程、自然审美体验与农事乃至政治实践相协调的特点。后世的“四季歌”、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绘画的“四条屏”等,均是这种时间模式的艺术延伸形式。最后,在这种审美化的自然经验中,时间被空间化,空间也被时间化,从而使天下体系成为时空协调的审美体系。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其中,东方因与春天关联而气候宜人、关乎理想;南方因与夏天相联而炽热、富于浓情;西方因与秋天关联而消极、充满肃杀;北方则因为与寒冬关联而代表一种否定的精神。据此,由时空交会生成的世界就成为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5、的符码,所谓四季、节令之变则通过与空间方位的配置,将世界带入到一种节奏化、韵律化的动态和谐之中。(摘编自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从美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天下”体系是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审美体系。B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依托于对土地气候物候和天象变化等的过程性经验。C河洛中原的人们居于天下中心,他们基于乡土经验的的时间观念有普适性。D时间进程、农事活动、自然审美体验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是协调一致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接着展开论证。B第二段分

6、析了两个问题: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形成以及它具有审美特征的原因。C第四段到第六段从三个方面对第三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D文章引用的文学、绘画、历史典籍方面的例证,增强了说服力,支撑了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研究中国人时间意识与天下观念的关系,要考虑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其时间观念的影响。B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C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中国人才把四季感知纳入到“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D农事是规律性的活动,中国人据此划分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使时间获得表征。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9个小题

7、,68分)(一)古代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26分) 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瑒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瑒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余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余楼。时瑒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瑒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

8、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瑒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瑒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瑒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瑒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瑒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瑒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

9、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瑒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节选自陈书)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B.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C.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D.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

10、率易/不以名位骄物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经指“经书”,即儒家经典著作;史指“正史”,即史书;经史子集,泛指我国古代典籍。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号来纪年的,“太建”就是指高祖建国时的年号。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孙瑒通晓谋略,战功卓著。侯景围攻,他率部下全力抵抗,顺利解围;与大将史宁作战时,在兵力悬殊、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让周兵吃尽了苦头。B.孙瑒审时度势,及时归顺。他先前跟随王琳做梁永嘉王

11、的太府卿、通直散骑常侍,当王琳兵败之后,他召集将士分析形势,派遣使者表达了归顺之意。C.孙瑒劳苦功高,深受恩宠。高宗即位之后,非常信任和重用他,派他都督军事,把守重镇;后主继位后,常常亲自拜访他,并写诗称赞他的功绩。D.孙瑒博学多才,被人钦慕。他自幼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后又建造讲经之处,经常与高僧谈论佛经,并时有论辩,让僧侣们心悦诚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1)时瑒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瑒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7分)(2)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7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大题,4小题,22分)(课内)阅读

12、下面了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新城道中二首苏轼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其二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注】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钲: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耦耕,是指二人并耕。论语微子“长沮、桀

13、溺耦而耕”。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一前三联都运用了比拟手法:东风多情,雨声有意;雾霭笼罩山顶,太阳悬于树梢;野桃盛开,溪柳袅娜。诗人从准备启程到旅途之中所见之景都清新秀丽,心情愉悦。B.其一尾联诗人想象中“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美好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C.其二尾联写临近新城,沉思之余却迷了路。诗人向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孔子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之典故,二人劝孔子“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已厌恶俗物,羡慕归隐之意。D.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描绘“道中”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

14、,自然贴切。第一首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9.第二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7分)(课外)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11分)秋尽 杜甫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注: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

15、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C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D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1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7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20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分)(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2)杜甫蜀相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

16、的句子是“ , 。”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4)杜甫阁夜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气象雄浑 , 。(5)杜牧阿房宫赋 , 。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表现其奢侈之风。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4.下列句子中无语序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D

1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5从修辞的角度看,下面对古诗词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人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一振。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运用对偶的句式,拟人化的手法,将“一水”“两山”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对象,清新隽永,韵味深长。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设问,又是比喻,以景物喻愁思,显示出愁思之多。16.依次填入下

18、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_。闺中少妇吹,_。征人吹,_。诗人吹,_。 是思君令人老是思发在花前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A BC D1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

19、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答案1C(原文是“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作者认为,他们的时间观念“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实际上,基于河洛中原的自然物候特点制定的历法,超出这一区域后,存在着历法与四季感受的错位。)2A(“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错误。)3A(B项,“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错,原文是“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

20、的理由”。C项,缺少限制,原文是“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D项,关系颠倒,见第五段。)4.C5.C(“太建”就是指高宗即位时的年号)6.D(“建造讲经之处”错,应该为“造访讲经之处”)7.(1)当时孙瑒的军队不足一千人,都登上了城楼防御把守,孙瑒亲自巡视抚慰,向士卒敬酒劝食,士卒都乐于为他献身效力。(“乘”1分,“赋食”1分,“用命”1分,句意4分,共7分。)(2)我和王琳施展才力同尽臣责,一道辅助梁室,也可以算是很努力了。现在事情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属天意),天意难道能够违抗么!(“陈力”1分,“协义”1分,“奖1分,句

21、意4分,共7分。)8.AA其一颔联运用的是比喻手法。9.诗人对政治党争、复杂官场感到厌倦疲惫,又担心政敌的迫害。(2分)颔联运用比喻,诗人自况为无用之材,“搜林斧”比喻政敌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也担心随时可能有飞来的横祸降临。(2分)(答用典酌情给分。“散材”典出庄子)自己又像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卷起战旗、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表现对党争、官场的厌倦。(2分)10.C 解析: C.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11.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怀才不遇

22、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12.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3.答案:C解析:例句与A、B、D三项纯用名词性意象连缀。14.答案:C【解析】正确语序应为:A项,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B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D项,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15.答案:B,没有借代。16.答案:B17.答案: A,青莲居士是李白。四明狂客是贺知章。“六一”居士是欧阳修。-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