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49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步步高》2016版高考政治(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具体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高频考点一实践与认识真题回顾1(2015重庆高考)古人

2、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自在联系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着听琴者的情感体验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A BC D2(2014大纲全国卷改编)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

3、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 C D3(2014新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

4、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了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4真题易错选项排查(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2013安徽高考,4)()(2)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2014江苏高考,27B)()(3)

5、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2015海南高考,17)()命题角度一实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解题必备1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征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即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物质的。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社会历史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2.关于实践的知识总结(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4

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5)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对点模拟1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这体现了()科技进步实现了事物的辩证否定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水平决定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A B C D2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作为金融改革重要

7、的一步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将会在2015年适当时候择机推出。材料表明()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命题角度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解题必备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立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

8、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指认识来源于实践,强调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指认识的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3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无论是正确认识还是错误认识,最终都来源于实践,是人类实践的产物。(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实践不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热点模拟适应新形势认识新常态201

9、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3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挡降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7%8%的中高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4%。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真理与谬误

10、是相对的,彼此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由于主体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A. B. C. D. 4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2014年12月1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11、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蕴含的哲理。高频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题回顾1(2014北京高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C D2(2015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2、,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

13、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3真题易错选项排查(1)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014山东高考,35D)()(2)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2014四川高考,10)()(3)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2015安徽高考,10D)()命题角度一真理及其特点解题必备1关于“真理”的知识体系(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认识具

14、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正确认识真理与谬误(1)二者有严格界限,根本对立,不能混淆。(2)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相伴而行。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对点模拟1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首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宣示治国理政全新布局。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

15、“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针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述材料说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的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量变积累的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2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一些理论家、批评家总以为只

16、有当代西方的文艺理论先进、高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有合乎西方标准才是佳作,否则,无论大众如何欢迎,都是次品。中国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好与不好,本民族的读者、观众说了不算,必须用西方当代文艺理论来评判,人家说好才算好,这种奇怪现象早已为社会各界所诟病。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中此种“流行风尚”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原因。命题角度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解题必备正确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表现原因方法论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

17、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对点模拟3为攻克在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中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应该很快对病毒有所认识。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间没有绝对的界限B人

18、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19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依法执政”,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19972012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

19、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方略作出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题模板16怎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回答问题设问方式运用寻求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论证正

20、视历史,爱好和平的正义性。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蕴含的哲理。“法治中国”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题思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专题综合练一、选择题

21、1经过多部门、多方面、多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的改革,由此在我国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历史。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有用性标准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社会历史性A BC D2下图漫画过沟方案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规律B认识主体立场不同得到的方法也不同C要注重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勇于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3现代社会水资源危机推动人们对海水淡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海水淡化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这表明()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认识是实践

22、的前提C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人的意识的产生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 BC D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指出,亚信的发展历程说明,其倡导的加强多边领域信任措施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亚洲各国的安全诉求。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

2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6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7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遐想。为了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证明()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

24、测实践的如期成功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A B C D8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9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上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探究农村发展幸福路。“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认识的需要能够推进实践的发展真理在克服谬误中不断推翻自身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25、来说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10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圆周率问题;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经过反复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近年来,人们借助计算机把圆周率精确到了难以想象的10万亿位。这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实践是人类认识得以最终完成的强大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新的认识总是在推翻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A B C D112014年11月,继浙江、上海、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后,河北也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对于这些改革方案的出台,社会、学生、家长、老师等各抒己见。这表明()A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尽相同的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受到主观因

26、素的影响C真理常常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超越自身而实现发展的D认识只有经过多种标准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性12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其研究过程经历了从通过治愈传染病到对抗衰老来延长人类寿命。近些年,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加速人类衰老的基因。但具有相反作用的基因却还没有找到。这告诉我们()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 BC D二、非选择题13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诸多“不仁”现象:使用过期变质原料的“为富不仁”行为;面对摔倒老人出现没人扶、不敢扶的“躲避不仁”行为对此,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孔子“仁爱”思想,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

27、养来自觉抵制各种“不仁”行为。也有人提出,各种“不仁”现象的出现,说明传统道德的作用在减弱,我们要面对实际、立足于时代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面对各种“不仁”现象,你赞同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观点说明理由。1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许多人提倡先行先试,先行先试,就是可以先走一步,搞试点,搞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错误的认识也是美好的探索,我们可以在总结这些错误的认识之后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把改革发展向更高的层次推进。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的认识也是美好的

28、探索”?答案精析专题15立足实践与追求真理高频考点一真题回顾1D琴乐感发自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人为联系,说法错误,排除;琴音是相同,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具有主体差异性,因而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否认了主体差异性,应排除;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C观点错误。气象员通过试验验证了谚语的真伪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目的,与材料无关。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4(1)错误。实践是主体对客

29、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2)错误。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3)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经验不一定比间接经验更可靠。对点模拟1B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该技术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了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确;说法存在问题,辩证否定推动着科技进步;说法错误,自在事物联系的本身就是客观性。2D“随着条件的基本成熟择机推出”体现了社会历史性,D符合题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是实践活动不是真理的发展过程,故不选B、C;材料未反映A观点;故答案选D。热点模拟3B学术界对

30、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说明受到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差异性,正确;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是对真理的错误认识。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战略判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判断到系统阐述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新常态是为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新常态从初步判断到系统阐述,表明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高频考点二真题回顾1D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错误,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该地在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体现了。错误,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

31、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1)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2)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深度是由实践水平决定的。对点模拟1D“四个全面”是针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说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正确

32、;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说法不准确,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主观条件的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此种“流行风尚”用西方标准评价中国文艺,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西方文艺理论不切实际地用来评论中国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用西方标准评价中国文艺没有坚持文艺批评的正确方向,是对文艺批评的曲解。(4)文艺批评不应以某种文艺理论为标准,而应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3、3C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就应该很快对病毒有所认识,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界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B说法错误;D属于辩证法,不符合设问要求。4(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不同时期对依法治国的不同认识是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来的。(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16字方针”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宪治国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34、。(3)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论是“16字方针”还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都是从各个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科学认识。专题综合练1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检验认识有用性的标准,观点错误;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而不是认识,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2D漫画过沟方案反映的是某些人只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这启示我们勇于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D正确;A中的“改造”说法错误;B、C与漫画寓意不符。3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5、,A项错误。B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故排除C。4C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发现了大脑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正确;应该是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材料未体现。5B材料中“亚信的发展历程说明理念,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体现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6C之所以“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7C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说法太

36、绝对,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未必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8D题干中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就是强调真理只有一个,也就是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正确。A、 B、 C本身说法均错误。9D“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题肢正确;同时也能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题肢正确;错误,应是实践的需要推进认识的发展;说法错误,真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不是推翻。10A“最终完成”的表述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推翻原有认识”的表述错误,排除;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11BA“总是不尽相同”表述不

37、合理;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阐述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D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没有多种标准。12B 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加速人类衰老的基因,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法正确;科学家们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说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法正确;“消除”过于绝对,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13赞同第一种观点。理由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弘扬“仁爱”思想,能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各种“不仁”现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弘扬“仁爱”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

38、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诸多“不仁”现象,我们应立足于当前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治观念来逐步解决。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用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能有效解决各种“不仁”现象的发生。 (学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14(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真总结教训能使错误成为正确认识的重要环节,对于错误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发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就可以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只要善于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就能使错误成为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实现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从这个角度说错误的认识是形成真理性认识的基础。(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是不断升华扩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