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昌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数学(文)试卷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命题“如果那么”的逆否命题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C)如果,那么 (D)如果,那么(2)“”是“”的( )(A)充分不必要的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是奇数”的否定是( )(A)所有奇数的立方不是奇数(B)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C)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D)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4)设,则有( )(A)(
2、B)(C) (D)(5)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C) (D)(6)在中,则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那么( )(A)一定是等差数列(B)一定是等比数列(C)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D)既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8)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30,前项和为100,则它的前项的和为( )(A)130(B)170 (C)210 (D)260(9)若成等比数列,则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个数是( )(A)0 (B)1 (C)2 (D)0或2(10)若双曲线的离心率,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3、 (C)(D)(11)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设线段的中点为P,若直线的斜率为,直线OP的斜率为,则等于( )(A)2(B)2 (C)(D)(12)如果方程表示双曲线,那么下列椭圆中,与这个双曲线共焦点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在中,已知,则边长 .(14)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的双曲线方程是 .(15)若点和点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最大值为 .(16)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若满足
4、条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常数,解关于的不等式(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个体户计划经销A,B两种商品,据调查统计,当投资额为万元时,经销A,B商品中所获得的收益分别为万元与万元,其中如果该个体户准备投入5万元经营这两种商品,请你帮他制订一个资金投入方案,使他能获得最大收益,并求出其最大收益.(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a11,a3a718,且2(n2)(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 ,函数.(I)若,求的值;(II)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求 的取值范围.(22)
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点,是圆(为圆心)上的动点,的垂直平分线与交于点.(I)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II)设直线与的轨迹交于,两点,且以为对角线的菱形的一顶点为(-1,0),求: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直线的方程.许昌市四校关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数学(文)答案一、选择题15 CBCAB 610 DCCAC 1112 DD二、填空题13、或 14、 15、6 16、三、解答题17、解:目标函数为,可行域如图所示3分作出直线,可知,直线经过点B时,Z取得最大值,直线经过点A时,z取得最小值.解方程组和可得点和点.8分9分.10分18、解(1)若,则原不等式为2,故解集为.(2)若2分当,即时,方程的
6、两根为,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即时,原不等式的争集为.当,即时,原不等式的争集为.6分(3)若.当,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或.当时,5373时,原不等式化为,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即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10分综上所述,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原不等式为;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或.;当时,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19、解:投入B商品的资金为万元(),则投入A商品的资金为万元,并设获得的收益为万元.1分(1)当时,当且仅当,即时取“”;6分(2)当时,,当时,取“”.,最大收益为11万元.11分该个体户可对A商品投入3万元,对B商品投入2万元,这样可以获得11万元的最大收益.12分20、解:由知,数列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2分则,所以,- 4分,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6分, , 相减得 ,- 9分 整理得 , 所以- 12分21、解:又均为锐角 的取值范围是:22、解:(1)由题知 (2分)又点E的轨迹是以A,C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E的轨迹方程为(4分) (2)设,PQ的中点为将直线与联立得,即 又依题意有,整理得 (6分)由可得,(7分)设O到直线的距离为,则(10分)当时,的面积取最大值1,此时,直线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