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觉醒”是指()A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开始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斗争D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解析: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再追随资产阶级,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答案:D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结果都失败了,给后人留下的最深刻教训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暴露B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C工人运动缺乏政治纲领文献的引领D无产阶级尚未真正觉醒解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
2、舞台,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以失败告终。答案:B3“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A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B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充分反映了世界无产阶级利益诉求D未启发欧洲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解析:根据材料中“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得出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没有科学的认识,反而“创造条件”,这说明他们的思想缺乏基础,故A项正
3、确。答案:A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未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可以用来说明其()A思想的空想性B缺乏社会实践经验C思想的浅薄性 D资产阶级的根本立场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揭露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设想,但他们的思想具有空想性,原因正如材料所分析,所以A项正确。答案:A51824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位思想家的
4、行为()反映出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思考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A BC D解析:依据材料,推断这位思想家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反映出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悬殊)及思考,故正确;这位思想家的行为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故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故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不能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方向,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6某历史学习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等,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空想
5、社会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代议制确立的条件 D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7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的解决办法,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不到无产阶级自身孕育的革命性,也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恰恰解决了这些
6、问题,故选D项。答案:D8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国际工人运动刚刚兴起,未成为历史潮流,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9列宁在1895年指出:“共产党宣言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7、。”其主要说明共产党宣言()A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途径B其社会价值会永远存在C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值得世界所有工人研究解析:材料仅涉及其对工人阶级的指导作用,未涉及社会主义革命路径,故A项错误;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根据材料“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无产阶级”,可知它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D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答案:C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B未来社会将消灭阶级对立C工人群众的民主和自由诉求D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
8、义性解析:根据引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旧社会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将被一种新的“联合体”(新的社会制度)取代,“在那里”(新的社会制度里)“一切人自由发展”,即人人平等自由,没有阶级压迫。答案:B11“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A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B毛泽东及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圣西门及其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理论解析:材料中“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弊端,成为无产阶
9、级斗争的理论指导且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答案为D项。答案:D12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解析:从材料“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工人斗争增添了科学性,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的信息,故A
10、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终结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项非材料主旨。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三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
11、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依据材料一分析圣西门等人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异同。(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3)这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关系?解析:(1)结合材料“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来作答。(2)结合无产阶级斗争所处的阶段和斗争的方式来作答。(3)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分析。答案:(1)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异: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人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2)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还处在自发阶段,斗争手段是捣毁机器;材料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
12、自觉的阶段,工人运动开始和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3)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变革将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欧文材料二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
13、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丑恶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材料”“经济的事实”的含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第(1)问考查空想社会主义,主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考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来源和诞生的经济前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主要从材料中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丑恶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2)“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3)主要内容: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原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