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07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9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选择题(2013课标,34)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解析第1题,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的作用,我国以北方和西北为主的大部分地区春季易出现低温、干旱、大风等天气,适宜使用地膜覆盖,A项正确。第2题,西北地区低温、干旱

2、、风沙等问题严重,地膜覆盖的功能最显著。答案1.A2.D(2013大纲全国,56)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34题。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4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解析第3题,以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8月底到次年5月中旬,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中

3、气温偏低,不利于西瓜种植的季节,而同期海南岛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西瓜的生长,既能降低种植成本,又能利用冬季全国市场需求较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种植利润,综合比较四个选项,C项为最佳选项。第4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58月,全国南北普遍高温,西瓜大量种植,海南岛的西瓜种植和市场优势大为削弱,D项正确。答案3.C4.D(2012课标文综,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第5题。5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4、解析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而依据题干可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耕地不断被侵占,只能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粮食总产量。答案B(2011课标,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5、。据此完成68题。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第6题,巴西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条件逊于美国;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丰富,大豆增产潜力大。第7题,和美国比较,巴西的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巴西大豆价格低的主要原因应是劳动力成本低。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

6、我国大豆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豆的品质下降,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答案6.C7.D8.A(2013江苏地理,2122)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双选)()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10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双选)()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解析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有关知识。图中信息显示甲地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为我国南方地区中的山地;丙地较甲地纬度低,热量更充足。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肥沃的黑土。综上分析应选择B、C两项。第1

7、0题,图中信息显示乙地为华北平原,要提高单产只能依靠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兴修水利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可提高生产效率,与提高单产无关;扩大播种面积可提高粮食总产。答案9.BC10.CD(经典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1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解析第11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

8、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12题,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说,城市郊区农业中,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答案11.C12.A13(2013广东文综,2)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

9、条件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在伊朗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耐旱怕涝的开心果生长非常好,这表明只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即便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故B项正确。答案B二、综合题14(2016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

10、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为_。(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_。(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4)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为改善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题,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第(2)题,沙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

11、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第(3)题,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第(5)题,从水资源利用、农田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2)沙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沙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

12、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4)乙地位于季风区,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5)针对风沙灾害多问题,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问题,可以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地方名优特产品培育;针对夏季旱涝灾害频发问题,可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15(原创)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西是传统的热带作物农业大国,咖啡、甘蔗和柑橘等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或前列。近20年,巴西农业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一个粮食进口国转变为世界大粮仓之一。下表示意巴西19962006年部分农业项目的发展。年份19962006备注粮食产值230亿美元1 080亿

13、美元/大豆出口只占到美国的1/18占全球出口量的1/3单位面积产量已超过美国;大豆生产仅占全国6%的耕地耕地3 780万公顷3 970万公顷开垦热带稀树草地,保护热带雨林农业补贴占农业收入5.7%美国12%,OCED平均26%,欧盟29%城市化率84.2%(2005年)美国80.8%(2005年),世界48.7%(2005年)(1)分析巴西农业19962006年快速发展的原因。(2)简述巴西能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区位条件。(3)巴西耕地增加方式是否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表格显示,巴西大豆生产面积增加(3 9703 780)非常有限,但单位面积产量已超过农业强国美国;

14、和美国、欧盟等农业发达地区相比,农业补贴也低得多。这种背景下农业大发展只能是科技的巨大作用。高城市化率,也便于农村产业化经营。第(2)题,热带经济作物受热量条件制约明显,投入劳动力较多(难以提高机械化率),其大发展一定要有广阔的热带国土和丰富的劳动力。大量出口应该有广阔的市场和便捷的交通。第(3)题,巴西开垦热带稀树草地、保护热带雨林的耕地增加方式,支持观点从雨林效益上阐述,反对观点则从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上分析。答案(1)巴西农业在耕地增加有限、较低的农业补贴等条件下,农业发生巨大进步,只能是先进的科技投入导致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高,便于农村产业化经营。(2)热带面积国土广布,巴西高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海洋运输方便;邻近美国等热带国土缺乏、热带水果需求量大的广阔市场。(3)观点一:有利。理由:保护雨林,有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缓解全球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观点二:不利。耕地来源于热带草原。破坏草原,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再加上热带草原气候区多旱涝灾害,易导致荒漠化等生态退化现象出现。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