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12题。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酸雨加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BC D2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绿化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解析:读图可知,2006年与1950年相比,土地利用方式的变
2、化是林地和荒地面积减少、而耕地、工交、住宅用地和滩涂面积扩大,其耕地面积的扩大是毁林开荒导致的。该地为36N附近沿海的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的破坏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进而沿海地区滩涂扩大。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其合理的做法是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答案:1.B2.C3在薪柴缺乏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 D工矿开发答案:A4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A飞播种草 B钻孔深栽C引水灌溉 D设置草方格沙障答案:D5我国为防治荒漠化而实施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工程是()A沿海防护林B“三北”防护林C太行山绿化工程D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林答案:B读新疆
3、地区图(a)和山麓冲积扇示意图(b),完成67题。6如果该处地区绿洲衰退,不可能的理由是()A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B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C退耕还林还草D樵采破坏绿洲植被7目前,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为了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正确的措施是()A全部退耕还林还草B合理调配水资源C扩大灌溉农业规模D在平原区大力兴修水库解析:仔细分析,A、B、D三项都会使绿洲水资源减少,导致绿洲退化;退耕还林还草,会使绿洲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结合第6题的分析,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正确的措施是合理调配水资源。答案:6.C7.B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植被
4、破坏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多暴雨地表水缺乏A BC D解析:选B。石灰岩广布是云贵高原的特征,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是黄土高原特有。9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的作用有()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调节气候提供大量木材A BC D解析:选C。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其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1011题。10“穷了山区,害
5、了平原”这句话从反面说明森林具有的环境效益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11森林植被破坏,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土地荒漠化火山喷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水旱灾害频发泥石流地震物种锐减A BC D解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植被破坏,在平原、草原区可能引起土地荒漠化,在平原山区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在山区可能引起滑坡和泥石流,并且还可能导致水旱灾害频发和物种锐减。火山喷发和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引起的。答案:10.A11.C1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某种地方病的分布区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这种地方病的发生最有可能与当地的何
6、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C泥石流和滑坡 D生物多样性锐减解析:选A。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图示阴影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东北地区面临黑土流失,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所以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水土流失,因此该种地方病的发生可能与水土流失有关。13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解析:选D。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7、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比较普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人为原因尤为重要;三江平原过度开垦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破坏湿地。14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A BC D解析:
8、选B。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516题。1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解析:选D。中国自然地理界线始终是地理高考青睐的主干知识点。自然地理过渡地带一般生态脆弱,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可以大致理解为黄土高原
9、地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应该以保护生态、降低开发强度为主,D项符合要求。A、B、C三个选项都属于对区域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方式,应该予以排除。1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C D解析:选A。自然地理过渡带的利用方式应该倾向于限制条件的下限。农牧区过渡带降水从农耕区向畜牧业区降低,其生产利用方式的限制条件为降水不足。因此,该地区人类活动主要应该为合理放牧和植树种草,把东部农耕区建设成西部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把西部牧区建设成为
10、东部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由此选A项。如果把西部建设成为粮食供应基地,势必要开垦草地,扩大耕地,终因水源不足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由此排除B、C、D三个选项。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千米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回答1718题。17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A乱砍滥伐现象极为严重B生活习惯C执法不严D气候变迁18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
11、如推广使用沼气、省柴灶等B先移民,后治理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D建水电站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造成当地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燃料缺乏,植被破坏而引起的荒漠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应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省柴灶,利用沼气等,减少植被破坏。答案:17.A18.A读某地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920题。19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B棉花生产是B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20近年来,图示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与其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无关的因素是()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B增加地
12、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地对水源条件的依赖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范围是我国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A地区),B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属于新疆南部,是我国长绒棉基地,天山(C地形区)由于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带来了大西洋的水汽,在北坡形成地形雨,导致北坡降水比南坡多;因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较轻。扩大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不仅可以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而且能够减少粮食生产中对水源条件过多地依赖,更加充分地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答案:19.D20.
13、D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1981年以前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全国森林面积由17.29亿亩提高到26.2亿亩,预计201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0%。据有关专家分析,森林覆盖率达到30%,森林将产生很强的环境服务功能。(1)概括森林的生态功能。(2)总结导致森林破坏的主要人类活动。(3)中国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可减轻哪些生态危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灾难的掌握。第(1)题,可从已往所学知识中直接获取答案。第
14、(2)题,强调森林破坏的人为原因,可从滥伐、开荒、开矿、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3)题,中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可减轻的生态危机可从森林破坏产生的生态失调和环境恶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大量森林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2)滥砍滥伐、采育脱节、毁林开荒、人为引发的森林火灾、战争破坏等。(3)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发、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森林动物失去栖息地、生物物种锐减、生态平衡破坏、风沙侵袭、沙漠侵吞等。22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
15、问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4分)(1)城市A所在省的简称为_,该省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2)B湖是_,试分析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3)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形成和退化的原因。B湖为青海湖,其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应是人为原因。湿地形成与退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来考虑。答案:(1)甘(或陇)沙漠化(2)青海湖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剧,灌溉用水增加,河流径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3)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较丰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3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
16、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8分)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解析:据图中经纬度,山峰高度可判定该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经济又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仅为29%,可判断该国存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答案: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生活能源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24读我国部分省区图和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材料:色林错是西藏自治区第二大湖,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是藏北高原断陷盆地,湖滨水草丰美,是藏
17、北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色林错水位上升约1米,湖水向四周大面积扩张。(1)简述处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2)为我国的_自然保护区,是大江大河的源头。简述如何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以保证“水塔不枯”?(3)近年来,色林错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若干年后,当地生态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解析:本题以青海与西藏省区图,考查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第(1)题,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青藏高原的人口、农业集中区,因此植被破坏严重,加之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和高原形成的强风,因此土壤侵蚀严重。第(2)题,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全球变暖等自然原因和滥挖过牧,垦荒捕猎等行为导致生态恶化,水源枯竭,因此应重点加大对自然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题,作为高原内陆湖泊,色林错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初期冰雪融水增多,水位上升,但后期蒸发也随之加剧,湖水水位会下降,导致荒漠化等问题。答案:(1)属传统农业区,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强;高原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2)三江源保护植被,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滥捕和滥采乱挖;制定法规,加强保护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原因:全球变暖使冰雪融水增多。变化:湖水水位下降,气候变干;草场载畜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