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63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人教必修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l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课程标准省考要求考点展示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 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 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刀耕火种到铁梨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

2、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 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 智慧,感受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辉煌,培养爱护文物的意识。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 概述古代中国“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著名商帮等 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

3、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测试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知道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理解“重农抑商”;了解“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l 史论共享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

5、私营手工业生产。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

6、,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5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l 考点梳理考点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原始社会:_

7、 阶段,人们播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2)商周时期:_阶段,用耒耜松土,使用石锄、石斧,出现青铜农具,但因其比较贵重,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_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行_ ,土地归国家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赐诸侯,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3)_ 制:包括封建国家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其中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北

8、魏至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皆为国家土地所有制。(4)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模式:_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2)产生时间:春秋 。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4)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_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成为阻碍

9、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4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2)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鲜明特点。(4)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考点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 _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基本不投放市场 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 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2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冶铜业:(1)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2)夏朝:能铸造

10、比较讲究的青铜器。(3)_ 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 种类、数量增加;作坊规模大;造型庄重雄奇;纹饰细腻优美。(4)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造型灵便轻巧;纹饰简单,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工艺。冶铁业:(1)_ 期:出现铁器 (2)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能制造钢剑。(3)东汉:用_ 鼓风冶铁。(4)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_ 。制瓷业:(1)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瓷。(2)商代:出现原始瓷器。(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出现青瓷和白瓷。(4)唐代:形成_ 两大系统。(5)宋代:技艺大放异彩;瓷器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一批名窑。(6)元代:_ 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出现青花瓷器。(7)明清:出现_ ;发明了珐琅彩;根

11、据国外客户需要烧制瓷器。丝织业:(1)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2)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3)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4)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 ;产品种类繁多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多种经营形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6)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考点三、古代商业的发展1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1)商朝: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

12、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_ 政策,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_ 和 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4)唐朝:商品流通范围扩大,“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所获利润十分可观。当时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客舍、邸店等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5)两宋:商业空前繁荣,交易已无时空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海外贸易发展。(6)明清: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出现许多 ,著名的有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设置宋朝以前,市一般都在县以上的城市设置, 严格分开,市的交易有时间限制,官府对市

13、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2)“市”的发展 秦: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朝:“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形成唐朝: “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宋朝时,坊和市的 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宋代“草市”已经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古代的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_ 、_ ,也是著名的_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催生了一批新的城市, 、 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城市的经济职能更为突

14、出。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2)中国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商业活动逐渐突破了时空和政府的限制。(4)商品经济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考点四、古代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1)含义: 中国封建王朝_ 、保护_ ,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_ 的政策。(2)原因:根本原因;_ 。农业是国家赋税的根本保证,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3)表现:奖励耕织;实行专卖制度;在政治上、生活中,歧视工商业者;组建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影响: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_ 的发展;封建社会

15、初期,对_ 起了积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_ 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是 的产物,这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这是客观原因。(2)表现: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留广州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3)影响: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严重阻碍了国内_ 和_ 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_ 。五、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一般了解)1产生:明朝中后期产生,其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2发展缓慢的原因(

16、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清时期的社会生产力虽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自然经济。(2)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经济结构方面,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沉重,农民贫困并被固定在土地上,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劳动力及市场;政治结构方面,明清时期封建 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奉行_、_等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旧的经济观念影响。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商人、地主将兼并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l 重点难点突破一、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形成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

17、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发展的有利条件:(1)铁犁、牛耕的普及,各种生产技术的提高。(2)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上有很大的的自主权,并且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积极性。(3)由于规模小,耕作技术的推广较为便利。(4)历代政府为保证财源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1)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2)由于规模小,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3)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

18、,每遇灾害,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入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5、封建统治者重视小农经济的原因:(1)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也是封建王朝的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2)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大事。二、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的规律及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1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的规律 (1)从兴起原因看:战国到汉代多因为政治中心而兴起为商业城市,唐宋以来,因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城市增多。(2)从功能看:商业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3)从地域分布看:从战国到唐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2古代

19、商业的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 产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特价物贝等货币,再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三、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1、实施原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2)封建国家可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

20、3)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4)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社会问题。(5)商品交换不发达,经营店铺、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更有保障。(6)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2、实质: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阻止、延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3、积极作用:(1)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私有制经济。(2)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3)有利于发展和增强封建国家的经济和综合实力。 4、消极影响:(1)从农业与工商业的相互关系看:抑商过分夸

21、大了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用极端的办法遏制工商业,打乱了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从商品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思想和政策阻止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自然经济得以强化,并由此造成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的发展,抑商与轻商的观点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3)从政治强制手段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看:抑商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危害,导致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对农业发展也非常不利。l 考点达标演练一、选择题1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

22、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2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B C D3福娃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

23、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 )A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B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C从秦汉至明清,我国历代政府推行屯田政策,不曾中断D大跃进运动时期,为赶超英美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4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本诗反映了当时村民幸福美满的富足生活 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经济景况 展现了当时

24、村民封闭保守、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描写了唐朝山村农民的生活景象( )A. B C D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 6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

25、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7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 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B C D8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

26、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9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A看到有青花瓷器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10“南海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

27、信息可能包括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 )A B C D11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无地可种,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了买卖,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可见( )A商品经济兴起于商朝 B商业是奴隶社会较低贱的职业C商民耻于经商 D商业是奴隶社会较固定的职业1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 )A西汉的长安 B唐朝前期的洛阳 C北宋的开封 D南宋的临安13宋代的商业活

28、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14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场所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体现C会馆是同一地域商人交际的重要场所D只有在运河沿岸政府才准许设立这样的会馆15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系列节目。曾有评论说:“明嘉靖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29、徽商的本质是儒商。”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的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传统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16“末事(商业活动)不禁,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行郡县制C恢复周礼,实行仁政 D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17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

30、社会财富的积累C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18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9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C、手工生产能够确保产品质量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20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其负面影响主

31、要在于:有效的遏制了反清力量,有利于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 不利于当时中国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阻碍了中国与外国科技的交流,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动力 ( )A、 B、 C、 D、1、(2010江苏高考题)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二、非选择题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牟氏庄园,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营建的住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庄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

32、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1988年1月13日,修葺一新的牟氏庄园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庄园全面对外开放,短短十几年间,观光旅游者已超过六百万人次。材料二 战国时候,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原地区的荒地大大减少。秦国从孝公商鞅变法以来也很重视垦荒。到秦昭王晚年更用分给田宅、免除徭役等办法招徕三晋(韩、赵、魏)之民到秦开荒,使秦国的荒地迅速得到开垦。中国经济简史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 (南朝梁)沈约:

33、宋书材料四明代棉花图收贩请回答:(1)据材料一,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4)从材料四中你能得到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结合史实,归纳这些经济信息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主要影响。(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趋势?22阅读下列材料: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体保存依旧

34、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到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数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具眼镜蛇遗骨:在“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的铜钱已达上

35、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第个问题是“它是否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可以直接用来考证这一问题的是什么?(2)“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它是中国什么时期的船只”。从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我们可以判断它不可能早于什么时期?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专家发现“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中没有彩瓷,请问这是为什么?(3)“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是瓷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为了那一次远航,“南海一号”在沉没之前可能到过位于现在中国哪几个省的当时的海港?根

36、据材料判断“南海一号”沉没之前是在已出发途中,还是在归来途中,说说你的理由。(4)除了从“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可以判断该类型手工业发达外,上述材料中还可以说明当时哪项手工业也特别发达?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不得抄写原文)2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电影天仙配歌词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

37、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清朝晋商之商路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综合以上问

38、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戮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富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清雍正帝语材料四 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诚信”著称天下,崇信“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

39、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2006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4)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25.(2010年江苏高考题)(10分)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

40、料一、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淛五杂俎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叶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I宋l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41、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来源:学科网专题一考点梳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梨牛耕、土地公有、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小农经济、基本模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商周、西周晚、水排、灌钢法、南青北白、景德镇、彩瓷、花楼机、官府控制商业、重农抑商、时间、地点、交子、商帮、徽商、晋商、市与坊、时间和空间、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扬州、益州、限制打击工商业、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封建统

42、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农业经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资本主义萌芽、封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自然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答案 15 BDBDC 610 ABBCD 1115 BCCCD 1620 ACABB 1D21答案:(1)封建地主阶级森严的等级观念,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成为旅游胜地。(2)特征:大力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各国政府的鼓励性措施。(3)变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表现:耕地面积增多,耕作技术进步,单位产量提高;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以丝织为主的纺

43、织业技术高,产量大;出现了建康和扬州等大城市。(4)信息: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影响: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趋势: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22答案:(1)用麻石制造的船“锚”,制造船身的马尾松木。(2)宋代(或南宋、宋元时期),沉船点发现的铜钱中,年代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彩瓷是明清时期发明的(或当时还没有发明彩瓷)(3)到过的港口所在省:浙江、福建、广东。出发途中,因为瓷器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品(4)本小题可以有两个答案:造船业,船体完好,木质如新,敲击声响。(答对任一点均可得分)。冶炼业(或冶金业),金

44、制品、铜制品、化妆品等。(答对任一点均可得分)23答案:(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

45、不息的进 取精神等。24答案:(1)重农抑商。(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 ,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等。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25答案:(1)增加政府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