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二)(选修,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846年,时人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记载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传统手工业的消亡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 民族工业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洋布的冲击,松江、太仓地区的土布受到严重冲击,即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走向衰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选C;“消
2、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不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排除BD。故选C。2.张之洞认为“窃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权利”。张之洞为“保权利”创立了A. 安庆内军械所B. 发昌机器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湖北织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权利“可知张之洞主张发展纺织业维护经济利权,所以他设立了湖北织布局,故选D;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都是军事工业,排除AC;发昌机器
3、厂属于民族工业,不是张之洞设立的,排除B。故选D。3.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A. 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B. 民间筹资是洋务企业主要资金来源C.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D. 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可知当时国人争相购买新公司的股票,即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故选D;洋务企业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控制,排除A;洋务企业的主要
4、资金来源不是民间筹资,排除B;1882年民族工业还没有出现第一个高潮,排除C。故选D。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创业资本工人人数191369833082400027071719201759500620000557622A. 迈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 推动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末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5、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近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可知,1920年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大大壮大,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所在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13-1920”,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C.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D. 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大炼钢铁耽误农活,并非自然灾害蔓延,排除A;材料反映了195
6、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和高指标,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苏联背信弃义的信息,排除C;大跃进运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能满足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排除D。6.下表列举了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据表中信息推断,当时我国A.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场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明确C. 市场助推政府调节经济运行D. 市场居于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7、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表明市场助推政府调节经济运行,故选C;计划经济并未完全退出,A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D错在“主导地位”,排除。7.一位欧洲航海家的日记中记载:“离开卡迪兹(西班牙的城市)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关于此次远航表述正确的是A. 开辟了欧洲直达亚洲的新航线B. 率先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C. 工业革命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D. 客观上推动了印度近代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
8、材料“离开卡迪兹(西班牙的城市)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结合所学可知是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的新大陆,故选B;葡萄牙的达伽马开辟欧洲直达亚洲的新航线,A错误;新航路开辟是1516世纪,工业革命是18世纪开始,C错误;材料中 的航海家到的不是印度而是美洲,D错误。8.“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他们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 增加了西欧的劳动力B. 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C. 推动美洲工业化进程D. 给非洲带来了
9、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奴隶贸易,奴隶贸易使欧洲原始资本得到积累,故选B;奴隶是被贩卖到美洲,没有增加西欧的劳动力,排除A;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是从事种植园工作,并没有推动美洲工业化进程,排除C;奴隶贸易是非洲损失大量精壮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的发展,排除D。故选B。9.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结束,即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16世纪的哪一历史事件符合“修昔底德陷阱”?A. 英西海战B. 英荷战争C. 英法殖民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利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大西洋航路中
10、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为了争做霸主,1588英国打败欧洲的海洋霸主西班牙,符合“修昔底德陷阱”内容,故选A;英荷战争是在17世纪,不符合题意,排除B;英法战争是在18世纪,C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20世纪,D错误。10.许洁明工业革命为什么起源于英国中认为:“在英国仅仅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积累的资本,是不足以触发一场工业革命的。重要的还有外部世界的作用。外部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还表现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技术革新的刺激方面。”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动力是A. 英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扩大B. 英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C. 海外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D. 国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答案
11、】C【解析】【详解】根据“外部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还表现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技术革新的刺激方面”可知海外市场需求的扩大是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重要动力,故选C;根据“在英国仅仅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积累的资本,是不足以触发一场工业革命的”可知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和丰富的生产技术的内容,排除BD。故选C。11.它是“一个以经济融合为基础,意识形态上高度同一化(基督教文明为基础,西方式代议制民主政治为核心)并逐渐延伸到政治一体化超国家政治实体”。这里评述的是A. 欧共体B. 亚太经合组织C. 欧盟D. 北美自由贸易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一个以经济融合为基础,意识形态
12、上高度同一化(基督教文明为基础,西方式代议制民主政治为核心)并逐渐延伸到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并结合所学可知题意描述的是欧盟,故选C;欧共体尚未向”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延伸,排除A;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与”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的描述不符,排除BD。故选C。12.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A. 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日趋尖锐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的地位C
13、.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趋于瓦解D. 西欧的联合冲击国际经济格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主要反映西欧的联合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当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依然是世界经济霸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1999年纽约时报发文称:当前的繁荣时期打破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许多美国人渐渐相信,它就像一台永动机,每个部分都在推动其他
14、部分继续运转,而且无限地运转下去。”这一繁荣状态主要得益于A. 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美国“新经济”现象B.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完美结合的混合经济C.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增长模式D. 追求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的福利国家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及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兴起,美国经济继续走向繁荣,故C项正确;此时美国经济发展动力是高新技术产业,排除A项;美国并未采取混合经济模式,排除B项;福利国家制度反映了传统国家干预发展经济的模式,并非美国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排除D项。故选C。14.列宁提出采用“改良主义的办法”迂回包围,而不是“摧毁旧的
15、社会经济结构商业、 资本主义、小经济,只是随着他们振兴的程度而它们可能受到国家的调节。”为此,苏俄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 建立了计划经济D. 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改良主义的办法“、”商业、资本主义、小经济,只是随着他们振兴的程度而它们可能受到国家的调节“可知列宁主张通过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的方式恢复发展经济,即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选B;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A;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都属于斯大林模式,与题意不符,排除CD。故选B。15.1965年,苏共中央决定,“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利于提高企业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管
16、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这一时期的改革A.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 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C. 促进了苏联军事实力增强D. 导致苏联经济滑坡局势失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判断可知此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主要是在工业领域,“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作用“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有利于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故选C;1965年不是苏维埃政权的新生时期,排除A;勃列日涅夫没有开辟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排除B;勃列日涅夫的这些措施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而非导致苏联经济滑
17、坡,局势失控,排除D。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第16题 10分、第17题 13分、18题 11分,第19题 11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无工不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材料二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较表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内外因素。【答案】(1)变化:轻工业
18、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趋势: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下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原因:国内因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外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可以看出19521957年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趋势:根据材料二 “1998年国有企业占62.9%,到2002年占49.87%” “1998年私营企业占3.9%,到2002年占14.3%”“外资企业由1998
19、年33.21%,到2002年占35.83%” 可知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下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原因:根据所学从国内因素分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从外部因素看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46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10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 材料二 1876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这样,招商局的船就从头一年11只11854吨,猛增一
20、倍多达到轮船29只,并使各通商口岸进出中外轮船对比数从0增加到367:633。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更是半皆招商局旗帜。舆论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千百年来创见之事,近代商战第一捷。以上摘编自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崛起材料三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
21、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战第一捷”的历史意义。(3)据材料三概括1895年以后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答案】(1)现象: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出现;列强垄断中国的航运业。影响:便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意义:打破了外轮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3)特点: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原因:自然经
22、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解析】【分析】【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一“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10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结合所学可知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出现;列强垄断中国的航运业。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旗昌轮船公司”的建立便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根据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更是半皆招商局旗帜。舆论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千百年来创见之事,近代商战第一捷”结合所学可以从打破
23、了外轮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分析其意义。(3)特点:据材料三“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可以总结出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原因:这时期我国航运业获得发展主要的原因可以从所学知识中直接概括出来,主要有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年以后,实业救国的
24、思潮不断的兴起。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航运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18.特朗普上台后,明确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毫不掩饰地唱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
25、为法律。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材料二 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调解世界贸易争端的主要国际协议。(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际社会
26、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答案】(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国际贸易萎缩,易形成贸易壁垒;经济危机持续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国际市场,国际矛盾尖锐。(2)原因: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机构:关贸总协定。(3)应对: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的沟通。【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根据材料“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
27、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各国提高关税,从造成国际贸易萎缩,易形成贸易壁垒;经济危机持续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国际市场,国际矛盾尖锐分析回答。(2)原因:根据材料二“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可以从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分析出现的原因。机构:根据所学可知为关贸总协定。(3)结合所学知识,从充分利用
28、世贸组织的规则;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美国经济史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195382.5
29、26.955.6195485.637.348.31955106.847.759.11956127.663.364.31957105.038.166.91958141.258.482.8据李明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编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苏联、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农业政策调整应遵循的原则。【答案】(1)措施:增加对农业信贷;调整农业生产(减耕减产);收购剩余产品;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原因
30、:苏联:实行垦荒运动;赫鲁晓夫推行以农业为重点的改革(其他改革措施亦可)。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3)原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中“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可知,美国新政增加了对农业的信贷;根据材料一中“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和烟草的减产”可知,新政调整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一中“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可知,新政收购剩余产品;根据材料一中“通过防洪工程划拨
31、大批款项修筑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可知,新政加大了对农村资金的投入。作用: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增加对农业信贷,为农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通过分析材料19531958年间中苏两国都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推行以农业为重点的改革,同时进行垦荒运动;中国农业增长的原因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来回答。(3)根据所学内容从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行分析回答。20.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形随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32、建立。成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国际贸易被证明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普及版)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
33、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材料三 努力走自由化坚定拥护者的开放发展之路,除了要竭力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多边体制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水平,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树立中国榜样和做出中国表率。戴翔、张二震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和“重要推动力”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答案】(1)开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34、。推动力:国际贸易。(2)原因: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美国化。理由: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3)应对: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多边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趋利避害。【解析】【详解】(1)开端: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推动力:根据“国际贸易被证明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得出国际贸易。(2)原因:根据“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得出全球化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全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美国化。理由:根据“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得出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3)应对:根据“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水平,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多边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趋利避害等角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