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588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大方略引领二轮复习走向成功通史框架下二轮复习要点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高考复习进入年后阶段,时间也过去了一大半,离高考只剩三个多月了,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年后的大二轮如何复习了!在这关键期,如何合理高效地复习?如何充分利用这短暂宝贵的时间?怎样才能实现鲤鱼跃龙门为人生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八大方略,科学备考,引领您的二轮复习走向成功!方略一通史时序,抓特征全国卷的高考考纲和试题编排,都是按照通史时序编排,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打破了历史学科的自身整体性,将同时期关系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安排在不同模块、不同时间讲授。其实,政治是历史的骨架、经济是历史的血肉、思想文化是历史的灵魂,三位

2、一体、不可分割。这种分割模式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破坏了历史概念的完整性,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形不成知识间的铺垫关系,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二轮复习首先要抓通史时序,要抓通史阶段特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建立在通史之上的内在逻辑,这是适应当今高考的必由之路。本书以通史为主线,必修部分从古至今、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每一讲首先抓通史时序,以时间为轴,融合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使学生易于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同时,从综述到分述,高度概括阶段特征。这样形成一个通史的基本框架,理清历史的发展线索,明确历史重大事件的演变过程。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一提一条线

3、,一串一大片,从而提高二轮复习效率。方略二整合教材,抓基础注重基础永远是高考的主旋律,咬定基础不放松,一定会旗开得胜。最后的复习,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放松对基础的巩固。基础知识来于教材,要做到无论提及哪一个知识点,都能准确说出其所属的册、章、节、目,复述相关的结构、纵横的网络。 首先,从必修到选修的顺序进行“地毯式”阅读。阅读时应有整体意识,要宏观把握。阅读时应有细节意识,要精读教材,知微见著,进行精细化处理。例如,标题的再现、细化、深化,课前提示相关内容,正文、注释、插图、引文等。阅读时应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读书,以问题统领教材知识。要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

4、史,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要按历史逻辑思路设想问题,确保概念内涵的准确性与外延的完整性。 其次,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整合教材。即按照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推进。将中国近现代史置于世界近现代史的背景下进行分析,理解人类文明的整体演进历程。 特别提醒同学们,无论如何阅读教材,都要注意方略一提到的时序性。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必要元素。新课程下的高考尽管不再直接考查时间的记忆,但仍然注重考查运用时间背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略三有的放矢,抓重点二轮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力求在最后三个月获得最大收获。 一要关注知识结构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的社会转

5、型期。例如,针对人文精神要关注其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形成的不同特质;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要从全球化起步(新航路开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二战后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建立等)三个阶段去把握它的发展过程;针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把握两大转折点,一是秦朝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二是民国初年,由君主制到共和制,由官僚政治到民主政治。 二要辨别易错易混点。例如,书法艺术要抓住如下几个易错点: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汉字;书法常用的五种字体;草书出现的时间;不同时期书法的特征等。 三要强化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将几年的高考试题归类,总结出高频考点

6、,然后对高频考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如宗法制、宋明理学、中体西用、辛亥革命、人文精神、新航路开辟、布雷顿森林体系、两极格局等。 四要关注历史研究的新动向。例如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置于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解读、社会治理和乡村社会的管理问题、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现代化模式的演变、能源战略与新能源的开发问题等。 五要关注社会热点。一是从历史角度进行现实思考,关注周年热点,对其重新进行审视和评价。如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我们要思考如何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二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关注社会热点。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危机,再如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 方略四熟悉史法,抓活

7、用考查史法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常态,特别是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题上这样的题比以往多了一些,所以我们对史法要活学活用。例如,对史料应清楚什么是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学会将史料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理解,放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进行解读,使所获取的历史信息要符合材料原意,还要考虑史料的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史料中的主观因素;对史实应清楚如何发现史实,叙述史实,迁移史实;对史观要能较熟练地使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同时能够在唯物史观的总统领下,科学地分析历史现象,以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史论必须明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

8、原则,形成“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孤证不立”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对史识要能够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表达;要从相同点中提取规律性认识,从不同点中提取积极因素(认识),从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推导出对一般性问题的认识,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从发展趋势中提炼出认识;要熟悉历史研究的步骤即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方略五精练习题,抓拓展精选各地模拟试题进行综合训练是考前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再就是往年高考真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练习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高考

9、真题上经常涉及的而教材上没有的知识,要向教材外拓展,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历史知识,比如中国古代史上经常考到的税收问题、中国近代史上经济结构变动问题。本书的每个单元最后,提供了大量的课外拓展知识。在最后的阶段,每天至少练12道选择题和1道大题,注意时间控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可采取专项突击训练。练习提取信息的速度、准确度,练习解题的策略方法,练成解答试题的技术能手;练习对试题的感觉,提高应变能力。 另外,还要多给自己一些思考和“反刍”的时间,通过练习,由题判断考点,并确定专题所在、节目所在,以此训练构建微观知识网络的能力。通过练习,破除平常复习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拓展解题思路,达到对所学知识活学活

10、用的效果。 方略六回归错题,抓反思将失误减少到最低就是胜利,所以我们要经常通过反思来降低失误率,而反思的有效方法就是回归错题。 反思错题,要对错题分析,找出错在哪里,并认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不简单的总结为马虎,要分析的细致一些,如审题不细致、思维不缜密、迁移能力不够、信息提炼不全、方法不适用、解题不规范等。要对错题归类整理。勤翻看错题本,对以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清点、补正,防止再次出错。 方略七得分有道,抓技巧考前复习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和运用。要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审题方法与技巧。选择题要求“四审四思四习惯”。 四审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一审时间空间,明确考查的范围;二审设问词,明确考查的方

11、向;三审题干关键字词,明确考查的内涵、外延;四审指示代词,审准代词的含义。 四思选项,确定最后答案:一思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思是否符合题干内容,三思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四思是否是最佳选项。 四个习惯,提高正确率:一是标注题干和题肢的关键信息,二是耐心、细致地把整道题目读完,三是“自信做题”,四是不随意修改答案。 非选择题答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读三找三界定”。 材料要“三读”:第一遍要“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要“细读”,结合材料出处,完整准确地掌握材料的内涵,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要“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

12、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组织答案要“三界定”:一要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等,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

13、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进行作答;三要界定好答案的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 二是题型类别和思路。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套路、思路。平时要积累题型及套路。例如,“变化”类:一是之前怎么样,之后怎么样;二是由什么变为什么;三是呈现什么趋势,出现什么新情况等。组织答案时常用到的句式有“由到”,“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 方略八颗粒归仓,抓规范高考考试时间有限,改卷过程仓促,只有规范答题,

14、才能快速准确地抓住分数。解答过程中应先答会做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要敢于放弃,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审题要细,答题要快,修改要慎重。谨记遇到会做的题要仔细,遇到麻烦的题要冷静。 答题要规范化。一要简洁:使用学科语言,注意行文的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把最有把握的答案写在前面。二要完整:建议先列出提纲,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导致答偏或漏答。三要发散:敢于突发奇想,大胆发散思维。四要综合: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五要拓展:视野要开阔,注意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六要工整: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不经思考不答题。不经检查不交卷。 最后,送同学们四句话: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15、落实,比学过更重要;规范,比做过更重要。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总述政治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从禅让制到宗法、分封制,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世卿世禄的贵族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农耕经济是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

16、业、商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思想文化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也日益发展起来。 1(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7、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2(2017全国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表格反映了西

18、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是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项;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项;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答案:C3(2017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

19、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的是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故B项错误;图示中没有陶、曹、鲁之间的相关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故D项错误。答案:A4(2017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

20、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2017全国卷)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析: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

21、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全国乙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22、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故B项错误;将“五经”尊为儒家经典,是为了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D项说的太过绝对,不符合历史事实,故错误。答案:C7(2016全国乙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此图反映

23、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答案:D8(2016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没有创造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

24、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世卿世禄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讲铭文而不是青铜器,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

25、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26、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11(2015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 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

27、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故错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错误。答案:C12(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

28、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将治理人民看成是承奉天道,故皇帝经常要举行祭天大典。同时,封建统治者对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的活动,从祭祀的对象、建筑格局到祭器的摆设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从皇帝祭天到官员、百姓祭祖,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的不可逾越,通过祭天和祭祖,也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宗教问题;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祖先崇拜是先古时期就有的,不是皇权至上促成的;宗法制体现的贵族世袭,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无法反映贵族世袭制,和题干主旨不符,D项错误。答案:B【反思收获】_【温馨提示】通过做高考真题,你发现还有哪些基础知识不牢固?

29、请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加强一下吧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一、远古时代1政治制度:尧舜禹时期出现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呈“天下为公”局面。2经济概况: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水稻。人们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等技术。3文化成就:产生了图画文字;原始歌谣、原始歌舞、原始彩陶画为后世文学艺术的源头。二、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商朝:地方实行方国制。(2)西周: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分配土地和人口的制度,形成了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制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

30、的政治结构。(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土地制度:井田制。(2)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3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也称之铭文。(2)历法有夏小正和商朝改进的“殷历”(干支纪日法)。(3)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三、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动荡与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与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灭六国,完成统一。2

31、经济状况:(1)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包括国家、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逐步瓦解。(3)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和耕作方法改善;重农政策出现。(4)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5)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3文化的繁荣(1)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派别代表人物主张道家老子“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庄子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为,“逍遥”的人生态度儒家孔

32、子“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人之性恶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法”“术”“势”三合一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楚辞体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一、秦朝的大一统1政治:(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创立皇帝制:皇帝总揽司法、立

33、法、行政、军事等权力,具有皇位世袭、皇权独尊的特点。(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权专制。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有任期限制,彼此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颁布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垄断教育,文化专制。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3文化:重视法家思想,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巩固(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设立刺史制加强对地方监察,东汉时演变为州一级行政区划。(2)中

34、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承秦制,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3)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社会经济(1)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3)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受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管理严格;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3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

35、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2)新儒学地位的确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3)影响: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科技:造纸术、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5文学:汉赋,特点: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恢宏气度。预测考向一: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核心价值与影响1由政治上的“家国同构”认识家国情怀(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

36、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2宗法制对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的深远影响(1)社会习俗促进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及宗祠家庙的建立。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受到影响。(2)思想观念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

37、中华民族形成了“国”“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忠孝之士。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1“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君主治理天下,不能一

38、人独治,独治会用严苛的刑法,而君民共治则会达到士大夫心中的上古之法,人民不会用刑法约束。古之王者不以刑法穷天下之民也,是因为一家之中有父兄治之,一族之间有宗子治之,不善行为在家族之中化解。”由此可见,材料强调众治思想以及宗法制在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C2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而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解析: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说法过于绝对,汉

39、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军功授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宝座”可知冲击宗法制度,故B项正确;礼乐制度崩溃指的是僭越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平民的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B预测考向二:小农经济与重农抑商政策1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延续时间长,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私有制

40、。(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2深化认识“重农抑商”政策(1)充分肯定“重

41、农”思想:“重农”是古代王朝政权立政之本,其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改善了百姓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强了国力,巩固了统治;同时也为工商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等奠定了基础。因此,“重农”在各个时期,乃至当今时代都是可取的。(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抑商”不是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而是“重官商抑私商、重商业抑商人”,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达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两宋时期一度还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官营工商业精工细作,不计成本,从而在冶金、丝织、制瓷等行业有许多技术一直领先世界。通过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严格的坊市制度等措施,政府从中获得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并保证工商业有序进行。“抑商”

42、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3“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中国古代农民)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B统治阶级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C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D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解析:材料意思是中国古代农民对政治不关心,对国家政权也是俯首帖耳,说明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在常态的情况下,如陈胜、吴广起义就属于非常态,属于统治阶级残酷统治镇压的结果,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

43、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封闭性有关,故C项正确;佛、道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的农民,故D项错误。答案:C4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解析:设问词是“反映”,就是考查现象背后的实质,要从题干材料背后去分析。从材料关键词“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后来一些商人奢侈日甚。”可见汉初对商人

44、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打破了,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对国家抑制商业的挑战。A项与C项中叙述的内容严重不符合史实,B项的结论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答案:D预测考向三:孔孟儒学与董仲舒的新儒学1孔子的语录及其思想的特点(1)子不语怪力乱神重视现世事功(实践理性)。(2)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重视道德修养。(3)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重视血亲人伦。(4)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重视民本思想。(5)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重视社会秩序。2董仲舒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的表现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实行仁政:限田、薄赋、省役;天人感应防止苛政、暴政等。道德修养:

45、五常(仁义礼智信)。(2)发展的主要表现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屈民而伸君(法家思想)。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思想)。无为而治:天为百神之大君、覆育万物、以无为而治思想阐释三纲和治国之道等(黄老道家思想)。总之,从民本到君本;从理性到迷信;从人道到天道。5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解析: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突出人性的是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意

46、欲强调“解决冲突的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不难看出,这是通过伦理道德的作用来维系统治,故C项正确;注重伦理道德与提升民众道德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6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解析:天命观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在内的世界事务。其二,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显示他的意愿。其三,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自然力量和权能。无论是孔子、荀子还是董仲舒都遵循“天命观”,故A项正确;神化君权的仅仅是董仲舒,故B项错误;三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荀子倡导的天命观具有唯物思想,董仲舒具有唯心思想,故C项错误;荀子的思想属于唯物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