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2902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一(下)开学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的定义域为()AB(1,+)CD2已知A(1,0,2),B(1,3,1),点M在z轴上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M点坐标为()A(3,0,0)B(0,3,0)C(0,0,3)D(0,0,3)3直线l将圆x2+y22x4y=0平分,且与直线=1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是()A2xy4=0Bx+2y3=0C2xy=0Dx2y+3=04设a=log3,b=log,c=()0.3,则()AabcBacbCbcaDbac5设m,n是两条不

2、同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m,n且,则mnBm,n且,则mnCm,n,mn,则Dm,n,m,n,则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B8+8C16+16D8+167若实数x,y满足|x1|ln=0,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BCD8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60元一个售出时,能卖出400个已知该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A每个70元B每个85元C每个80元D每个75元9过M(1,3)引圆x2+y2=2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MB的面积为()AB4CD10直线l:y=kx1与曲线C:(

3、x2+y24x+3)y=0有且仅有2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BCD11已知H是球O的直径AB上一点,AH:HB=1:2,AB平面,H为垂足,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4,则球O的表面积为()ABC9D1812已知函数f(x)=,若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则x3(x1+x2)+的取值范围是()A(1,+)B(1,1C(,1)D1,1)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log28+lg0.01+ln=14如果直线(2a+5)x+(a2)y+4=0与直线(2a)x+(a+3)y1=0互相垂直,则a的值等于15已知y=f(x)是定义在6

4、,6上的奇函数,它在0,3上是一次函数,在3,6上是二次函数,当x3,6时,f(x)f(5)=3,又f(6)=2,则f(x)=16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AA,CC的中点,过直线EF的平面分别与棱BB、DD交于M、N,设BM=x,x0,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平面MENF平面BDDB;当且仅当x=时,四边形MENF的面积最小;四边形MENF周长l=f(x),x0,1是单调函数;四棱锥CMENF的体积v=h(x)为常函数;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记函数f(x)=的定义域为A,g(x

5、)=lg(xa1)(2ax)(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已知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且ABAC,M是面CC1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P在直线A1B1上()若P为A1B1中点,求证:NP平面ACC1A1;()证明:PNAM19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m,n),B(2,1),C(2,3)()求BC边所在直线方程;()BC边上中线AD的方程为2x3y+6=0,且SABC=7,求m,n的值2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DAB=60,FC平面ABCD,AEBD,若CB=CD=CF=a()求证:平面BDE平

6、面AED;()求三棱锥ACDF的体积21已知圆O的直径AB=4,定直线l到圆心的距离为6,且直线l直线AB点P是圆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直线PA、PB分别交l于M、N点如图,以AB为x轴,圆心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1)若PAB=30,求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当点P变化时,求证:以MN为直径的圆必过圆O内的一定点22设函数f(x)= (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求t的值;()若函数f(x)的图象过点(1,),是否存在正数m(m1),使函数g(x)=logma2x+a2xmf(x)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

7、16学年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一(下)开学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的定义域为()AB(1,+)CD【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根据函数成立的条件即可求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即,即,即x且x1,则函数的定义域为,故选:C2已知A(1,0,2),B(1,3,1),点M在z轴上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M点坐标为()A(3,0,0)B(0,3,0)C(0,0,3)D(0,0,3)【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析】点M(0,0,z),利用A(1,0,2),B(1,3

8、,1),点M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即可求出M点坐标【解答】解:设点M(0,0,z),则A(1,0,2),B(1,3,1),点M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z=3M点坐标为(0,0,3)故选C3直线l将圆x2+y22x4y=0平分,且与直线=1平行,则直线l的方程是()A2xy4=0Bx+2y3=0C2xy=0Dx2y+3=0【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圆x2+y22x4y=0的圆心为(1,2),设直线方程为=b,利用直线l将圆x2+y22x4y=0平分,求出b,即可求出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圆x2+y22x4y=0的圆心为(1,2)设直线方程为=b,直线l将圆x2+y22x4y

9、=0平分,b=0,直线l的方程是2xy=0,故选:C4设a=log3,b=log,c=()0.3,则()AabcBacbCbcaDbac【考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直接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三个数与0和1的大小得答案【解答】解:a=log30,b=log,0c=()0.3,acb故选:B5设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m,n且,则mnBm,n且,则mnCm,n,mn,则Dm,n,m,n,则【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分析】对于A、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A是假命题对于B、由m,n且,可知m与n不平行,借助于直线平移先得到一个与m或n都平行的平面

10、,则所得平面与、都相交,根据m与n所成角与二面角平面角互补的结论对于C、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判断正误即可;对于D、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推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对于A,若m,n且,说明m、n是分别在平行平面内的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应该是平行或异面,故A错;对于B,由m,n且,则m与n一定不平行,否则有,与已知矛盾,通过平移使得m与n相交,且设m与n确定的平面为,则与和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与所成的角,因为,所以m与n所成的角为90,故命题B正确对于C,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m,n,mn,n,也可能=l,也可能,故C不正确;对于D,若“m,n,m,n”,

11、则“”也可能=l,所以D不成立故选B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B8+8C16+16D8+1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依据三视图的数据,得出组合体长、宽、高,即可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如图,其中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4,2,2,半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长方体的体积=422=16,半个圆柱的体积=224=8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8;故选A7若实数x,y满足|x1|ln=0,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BCD【考点】函数的

12、图象【分析】先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函数中含有绝对值,故可先去绝对值讨论,结合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定义域、对称性,即可选出答案【解答】解:|x1|ln=0,f(x)=()|x1|其定义域为R,当x1时,f(x)=()x1,因为01,故为减函数,又因为f(x)的图象关于x=1轴对称,对照选项,只有B正确故选:B8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60元一个售出时,能卖出400个已知该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A每个70元B每个85元C每个80元D每个75元【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分析】设销售价为x元,由题意可得销售量就减少10(x60)个,销售量为1000

13、10x个,可得利润y=(x40),运用配方即可得到所求最大值及对应的x的值【解答】解:设销售价为x元,由题意可得销售量就减少10(x60)个,销售量为40010(x60)=100010x个,可得利润y=(x40)=10(x2+140x4000)=10(x70)2+900,当x=70时,y取得最大值9000即有为了赚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70元故选:A9过M(1,3)引圆x2+y2=2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MB的面积为()AB4CD【考点】圆的切线方程【分析】作出图象易得sinOMB,进而可得cosAMB和sinAMB=,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得|OM|=

14、,由勾股定理可得|MA|=|MB|=2,故sinOMB=,cosAMB=cos2OMB=2cos2OMB1=,故sinAMB=,三角形面积S=|MA|MB|sinAMB=,故选:C10直线l:y=kx1与曲线C:(x2+y24x+3)y=0有且仅有2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BCD【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求出直线l:y=kx1与曲线C相切时k的值,即可求得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如图所示,直线y=kx1过定点A(0,1),直线y=0和圆(x2)2+y2=1相交于B,C两点,圆(x2)2+y2=1的圆心O(2,0),半径r=1,kAB=,kAC=1,过A(0,1)作圆

15、O的切线AE、AD,切点分别为E,D,连结AO,由题意E(2,1),设OAE=,则DAE=2,kAO=tan=,kAD=tan2=,直线l:y=kx1与曲线C:x2+y24x+3=0有且仅有2个公共点,结合图形得k=,或k=1,或k=,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11已知H是球O的直径AB上一点,AH:HB=1:2,AB平面,H为垂足,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4,则球O的表面积为()ABC9D18【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知由与球心距离为R的平面截球所得的截面圆的面积是,我们易求出截面圆的半径为1,根据球心距、截面圆半径、球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我们易求出

16、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解答】解:设球的半径为R,AH:HB=1:2,平面与球心的距离为R,截球O所得截面的面积为4,d=R时,r=2,故由R2=r2+d2得R2=22+(R)2,R2=球的表面积S=4R2=18故选:D12已知函数f(x)=,若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则x3(x1+x2)+的取值范围是()A(1,+)B(1,1C(,1)D1,1)【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分析】作函数f(x)=的图象如下,由图象可得x1+x2=2,x3x4=1;1x42;从而化简x3(x1+x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取值范围【解答】解:作函数

17、f(x)=,的图象如下,由图可知,x1+x2=2,x3x4=1;1x42;故x3(x1+x2)+=+x4,其在1x42上是增函数,故2+1+x41+2;即1+x41;故选B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log28+lg0.01+ln=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利用对数的性质、运算法则、换底公式直接求解【解答】解:log28+lg0.01+ln=32+12=2故答案为:214如果直线(2a+5)x+(a2)y+4=0与直线(2a)x+(a+3)y1=0互相垂直,则a的值等于a=2或a=2【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得到关于a的方程

18、可求【解答】解:设直线(2a+5)x+(a2)y+4=0为直线M;直线(2a)x+(a+3)y1=0为直线N当直线M斜率不存在时,即直线M的倾斜角为90,即a2=0,a=2时,直线N的斜率为0,即直线M的倾斜角为0,故: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所以a=2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当直线M和N的斜率都存在时,kM=(,kN= 要使两直线互相垂直,即让两直线的斜率相乘为1,故:a=2当直线N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两直线不垂直综上所述:a=2或a=2故答案为:a=2或a=215已知y=f(x)是定义在6,6上的奇函数,它在0,3上是一次函数,在3,6上是二次函数,当x3,6时,f(x)f(5)=3,又f(6)=2

19、,则f(x)=【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的值【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5,3)是3,6这段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则设其解析式为f(x)=a(x5)2+3,代入数据可得a=1,即f(x)=(x5)2+3,进而由特殊值可得f(x)在0,3x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函数是奇函数,由奇函数的性质,分析可得f(x)的解析式【解答】解:f(x)在3,6上是x的二次函数,且当3x6时,f(x)f(5)=3;(5,3)是此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设这个二次函数为f(x)=a(x5)2+3f(6)=2;a=1f(x)=(x5)2+3(x3,6),f(3)=1又函数f(x)是定义在6,6上的奇函数;f(0)=0

20、f(x)在0,3上是x的一次函数,且f(0)=0,f(3)=1;f(x)=x又函数f(x)是定义在6,6上的奇函数,x3,0时,f(x)=f(x)=x;x6,3时,f(x)=f(x)=(x5)2+3=(x+5)23综上f(x)=故答案为:16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E、F分别是棱AA,CC的中点,过直线EF的平面分别与棱BB、DD交于M、N,设BM=x,x0,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平面MENF平面BDDB;当且仅当x=时,四边形MENF的面积最小;四边形MENF周长l=f(x),x0,1是单调函数;四棱锥CMENF的体积v=h(x)为常函数;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考点】

21、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去证明EF平面BDDB四边形MENF的对角线EF是固定的,所以要使面积最小,则只需MN的长度最小即可判断周长的变化情况求出四棱锥的体积,进行判断【解答】解:连结BD,BD,则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EF平面BDDB,所以平面MENF平面BDDB,所以正确连结MN,因为EF平面BDDB,所以EFMN,四边形MENF的对角线EF是固定的,所以要使面积最小,则只需MN的长度最小即可,此时当M为棱的中点时,即x=时,此时MN长度最小,对应四边形MENF的面积最小所以正确因为EFMN,所以四边形MENF是菱形当x

22、0,时,EM的长度由大变小当x,1时,EM的长度由小变大所以函数L=f(x)不单调所以错误连结CE,CM,CN,则四棱锥则分割为两个小三棱锥,它们以CEF为底,以M,N分别为顶点的两个小棱锥因为三角形CEF的面积是个常数M,N到平面CEF的距离是个常数,所以四棱锥CMENF的体积V=h(x)为常函数,所以正确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记函数f(x)=的定义域为A,g(x)=lg(xa1)(2ax)(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对数函数的定

23、义域【分析】(1)令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最后需要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表示出来;(2)先根据真数大于零,求出函数g(x)的定义域,再由BA和a1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1)由20,得0,解得,x1或x1,即A=(,1)1,+),(2)由(xa1)(2ax)0,得(xa1)(x2a)0,a1,a+12aB=(2a,a+1),BA,2a1或a+11,即a或a2,a1,a1或a2,故当B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1)18已知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且ABAC,M是面CC1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P在直线A1B1上()若P为A1B1中点,求证:NP

24、平面ACC1A1;()证明:PNAM【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以A为原点,AB为x轴,AC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NP平面ACC1A1(2)求出=(0,2,1),=(0,1,2),利用向量法能证明PNAM【解答】证明:()以A为原点,AB为x轴,AC为y轴,AA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1=AC=2,AB=2a,则B(2a,0,0),C(0,2,0),N(a,1,0),P(a,0,2),=(0,1,2),平面ACC1A1的法向量=(1,0,0),=0,NP平面ACC1A1,NP平面ACC1A1(2)M(0,2,1),=(0,2,1),又

25、=(0,1,2),=0+22=0,PNAM19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m,n),B(2,1),C(2,3)()求BC边所在直线方程;()BC边上中线AD的方程为2x3y+6=0,且SABC=7,求m,n的值【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I)由两点的斜率公式,算出BC的斜率k=,再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列式,化简即得BC边所在直线方程;(II)由两点的距离公式,算出,结合SABC=7得到点A到BC的距离等于,由此建立关于m、n的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到m,n的值【解答】解:()B(2,1),C(2,3)可得直线BC方程为化简,得BC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2y4=0()由题意,得,解之

26、得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化简得m+2n=11或m+2n=3或解得m=3,n=4或m=3,n=02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D,DAB=60,FC平面ABCD,AEBD,若CB=CD=CF=a()求证:平面BDE平面AED;()求三棱锥ACDF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I)根据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性质可得ADB=90,又BDAE,得出BD平面ADE,故而平面BDE平面AED;(II)VACDF=VFACD【解答】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中,DAB=60,CDA=DCB=120又CB=CD,CDB=30,ADB=90,即

27、BDAD又AEBD,AE平面ADE,AD平面ADE,ADAE=A,BD平面AED,又BD平面BDE,平面BDE平面AED()CB=CD=AD=a,ADC=120,SADC=,FC平面ABCD,且CF=a,三棱锥ACDF的体积为21已知圆O的直径AB=4,定直线l到圆心的距离为6,且直线l直线AB点P是圆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直线PA、PB分别交l于M、N点如图,以AB为x轴,圆心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1)若PAB=30,求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当点P变化时,求证:以MN为直径的圆必过圆O内的一定点【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分析】(1)O的方程为x2+y2=4,直线l的

28、方程为x=6,点P的坐标为(1,),由此能求出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求出MN的中点坐标和以MN为直径的圆C截x轴的线段长度,由此能证明以MN为直径的圆必过圆O内的一定点【解答】解:(1)圆O的直径AB=4,定直线l到圆心的距离为6,且直线l直线AB如图,以AB为x轴,圆心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O的方程为x2+y2=4,直线l的方程为x=6,PAB=30,点P的坐标为(1,),将x=6代入,得M(6,),N(6,4),MN的中点坐标为(6,),MN=,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6)2+(y+)2=同理,当点P在x轴下方时,所求圆的方程仍是(x

29、6)2+(y+)2=,所求圆的方程为(x6)2+(y+)2=证明:(2)设点P的坐标为(x0,y0),则,(y00),将x=6代入,得,M(6,),N(6,),MN=|=,MN的中点坐标为(6,),以MN为直径的圆C截x轴的线段长度为:2=8(为定值)以MN为直径的圆必过圆O内的一定点(64,0)22设函数f(x)= (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求t的值;()若函数f(x)的图象过点(1,),是否存在正数m(m1),使函数g(x)=logma2x+a2xmf(x)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析】()由

30、奇函数的性质可知f(0)=0,得出t=2;()根据f(x)的图象过点(1,),求出a,从而得到g(x)的解析式,令t=2x2x,则t,记h(t)=t2mt+2,对底数m进行分类讨论,当0m1时,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g(x)的最大值转化为h(t)的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m,当m1时,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g(x)的最大值转化为h(t)的最小值,再根据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分别求解h(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题意进行求解m的值,最后判断所求m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f(0)=0,t=2; ()假设存在正数m(m1)符合题意,由a=2得,=,=,设t=2x2x,则(2x2x)2m(2x2x)+2=t2mt+2,x1,log23,记h(t)=t2mt+2,函数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若0m1,则函数h(t)=t2mt+2在有最小值为1,对称轴,不合题意;()若m1,则函数h(t)=t2mt+20在上恒成立,且最大值为1,最小值大于0,又此时,故g(x)无意义所以;无解,综上所述:故不存在正数m(m1),使函数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2016年10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