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8473 上传时间:2025-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语文九年级饮酒的教学方案九年级语文饮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词句的品析中强化文言语感,体味本文素淡的描述中蕴涵的悠然遐思以及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2在逐次递升的诵读要求及经历中强化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3在朗读品味作品欣赏中获得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1阅读方法引领,帮助学生迁移运用;2朗读品味,领略本文的意趣。【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素淡的描述中发现丰厚的意蕴。2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也没准备什么礼物,让大家猜个谜吧。你从哪些地方知道这人是陶渊明?同学们这么聪明,那再送大家一个故事吧: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准备

2、把所有的田都种上可以酿酒的粘高粱,并且得意地说:这下我可以尽情陶醉在酒中了。可是,他的妻子坚持要种稻子,最后,陶渊明让步,一半种高粱,一半种稻子。对陶渊明来说,饮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饮小舒服,大饮大舒服,饮多了就醉过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他饮酒后的感受。二、一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两遍2.指名读,正音3.指名读,注意节奏、语气4.译读,用自己的话来描绘5.齐读三、二读诗歌,深入领会1.理解“见”探究“见”的读音,说说原因(从动作、诗人的心境、诗歌的意境等角度进行比较)动作:无意看见与有意找寻心境:悠然,喜悦意境:欣赏与被欣赏朗读这四句诗2.理解“悠然”从“悠”的读音出发,悠是第一声,在

3、古诗中我们称之为“平声”,读得时候应该怎样,用手比划一下,慢、长,体会“心静如水”,与大自然相亲相悦。3.理解“结庐在人境”诗人与自然相亲相悦的悠然心境,是置身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人境),什么意思?(人群聚集的地方)为何不结庐在深山、在老林反而要在人境呢?(隐居山林只是形式上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灵)身处人境,如何才能没有车马之喧呢?(心远)心远离了什么?心离 远了,就离 近了。4.理解“辨”我们都悟到了“此中有真意”,陶渊明为何却“欲辨已忘言”呢?(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说文解字,比较“辨”与“辩”的区别。配以音乐,试着背诵四、品酒,感受文化我们再来回头看今天的题目:板书饮酒,你觉得陶渊明饮酒只是为了饮酒吗?这饮酒里有 !真好,古来诗人爱饮酒,你能说说吗?知道诗人为什什么爱饮酒了吧?醉翁之意不在酒,酒是一种寄托,没有了酒,中国文化不知要逊色多少!五、阅读期待齐读,最后一句重复。同学们,饮酒让我们领略到了陶渊明的悠然与脱俗,让我们期待在高中时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六、作业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嘴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请查阅饮酒组诗,体会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