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岳阳楼旅夜书怀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晚泊岳阳欧阳修(宋)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闪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2、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情。是对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句句关情。【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是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诗中重点表情达意的词语。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3、【2】禁:消受。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
4、,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C BE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5、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分)【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解析】试题分析:要概括出意象的隐含的意义。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分)【答案】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
6、要联系“不必取长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美文欣赏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悲愤而忧伤穿梭时空的思维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裹满了沧桑 而你只用一滴眼泪便把家园淋湿你的草堂是民族精神的家园伟人朱德的诗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便是最好的赞美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用深情的目光怀念思索你诗歌的精神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就是南村的孩子都欺你老无力今夕何昔了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用你的诗歌 取暖读你的诗句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