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 梦 者戴望舒戴望舒教学目标v 知能:1.理清线索,把握全诗抒情脉络.2.了解并掌握诗人构建的以梦为主体的意象群丰富的内涵。v 情感:体味诗人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v 过程:朗读体会诗歌一唱三叹的美感。戴望舒(1905.3.51950.2.28),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一首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叶圣陶评价他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
2、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创办工作,是现代派最重要的诗人,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19321935年留学法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名篇。解放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望舒”名字取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
3、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是神话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后用作“月”的代称,取名“望舒”意在迎取光明。时代背景v“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
4、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读来,不仅有意象纷至沓来的美感,也有和谐而富于音乐美的视听满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寻梦者梦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
5、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逐节品读,感悟诗情v 梦会开出花来的,v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v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v 开篇为全诗作出铺垫.v 这梦是什么?它是”无价的珍宝”.v“娇妍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读之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v 这是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1、“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明确: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v 在青色的大海里,v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v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v 紧承上文,指出“无价的珍宝”是“金色的贝一枚”
6、,而这“金色的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它深藏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要得到它,必须“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付出极大的代价。2.“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明确: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v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v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v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v 梦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绚丽,而寻梦的过程,则充满了艰辛。v 两者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意象群。3.“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明确:“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
7、冰山”“旱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v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v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v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v 然而这艰苦的寻求却是值得的,因为“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这些诗句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喻示着贝的丰美与价值。4.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明确: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v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v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v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v 但是这艰苦寻求的获得并非就是梦的终点,在寻梦的旅程中这还只是漫长的一站,你还须继续艰苦地努力:“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8、这样它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5.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明确:“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v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v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v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v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历程,这“金色的贝”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吐出桃色的珠”,这时候寻梦者已是“鬓发斑斑”“眼睛朦胧”了。v 第二部分(26节)写寻梦的历程。6.何时梦才会降临?明确: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v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v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v 于是一
9、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vv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v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v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v 两个“放”字,写出获得无价珍宝后的珍惜与激动欣慰的心情。v 以梦开花与人衰老对比,使意境更深沉,强调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v 第三部分(7、8节)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7、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明确:放在怀里,放在枕边。8.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明确: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探究与思考:体味诗中有关意象的含义与作用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10、充满对梦的向往。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梦)不能轻而易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象征梦的珍贵难得,突出梦的美好与绚丽。象征着梦的美好诱人,珍贵罕有。象征着寻梦历程是艰苦而且漫长的。象征着寻贝、养贝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的种种艰苦与磨难。喻示着贝的丰美与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象征着寻梦的代价与沉重,突出梦想的分量再读课文,读出节奏寻梦者v 梦/会开出/花来的,v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v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vv 在青色的/大海里,v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v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vv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v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v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
11、的贝.vv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v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v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vv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v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v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v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v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v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v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v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v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vv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v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v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探究思考,把握难点一、题目为“寻梦者”,谁是寻梦者?寻找什么梦?v 明确“寻梦者”是作者自喻。诗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即象征本体是诗人自己。寻找一颗“金色的贝”
12、,可以“吐出桃色的珠的贝”。“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这是象征的喻体,实际是诗人在它身上寄予的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是诗人一生想要追寻的。二、开篇写“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为全诗作出铺垫。这梦是什么?v 明确:它是“娇妍的花”“金色的贝”,它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是无价的珍宝,值得人们一生去追求。三、这样美丽的梦到哪里去寻找?寻找“金色的贝”有怎样的历程,要经历什么?v 明确:要去“青色的大海里”寻找,“青色的大海”象征着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梦)不能轻而易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v 因为“金色的贝”象征着梦的珍贵难得,还要去“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找到这个“贝”之后,还需要“
13、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这些都隐喻了人生历程中的种种艰苦与磨难。在磨难中,才能愈发显出珍贵的品质和真正美好的东西。四、实现美好梦想时有什么感觉?明确:美好梦想实现时是幸福的,诗歌的第7、8节写了要把它放在怀里,放在枕边。两个“放”字,写出获得无价珍宝后的珍惜和快乐、幸福和激动的心情。梦开出娇妍的花的时候,寻梦者已经衰老,强调了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所以在这幸福的感觉里还有一丝丝的不完美,但是这才是最真实的感觉。五、诗中用了哪些色彩感极强的意象来渲染梦的美好,加深诗的情绪表达?v 诗人用“青色的大海”“金色的贝”“桃色的珠”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
14、一幅境高远的画面。青色代表梦的澄澈高远,金色代表梦的珍贵难得,桃色则代表着梦的美好诱人。六、这首诗以“寻梦”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寻梦的过程。阅读全诗,简要概括其抒情脉络。v 这首诗的开关与结尾,既呈一个圆圈式的结构,又是情感向更高层次的展开。诗的重点放在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由“金色的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丰美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获得无价珍宝后快乐与幸福。诗歌在这种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情思中开启了情绪律动的闸门,并在寻贝养贝的漫漫岁月和跋山涉海的艰难求索中使情绪的旋律不断升华。三读课文,品味感情鉴赏艺术手法v 1、全诗结构重叠复沓,一唱三叹
15、。全诗8节,每节三行,每节前两行用叠句的形式唱出,先起后承,并用重复递进的句式推出,加重对诗的情绪和韵律的渲染强化,第三句则做一升华,形成了“起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绵密而通脱,典雅而有致,不仅具有意象纷至沓来的美感效果,也给人和谐而富于音乐美的听觉满足。如第1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后句增加了“娇妍的”三个字,进一步渲染了梦的绮丽美好,并为下句“去求无价的珍宝吧”的情绪飞跃做了铺垫。v 1.回环往复:开篇写梦的美丽、珍贵,用了“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句子;结尾再次重申,写梦实现时的绚丽多姿。美丽的句子回环往复,久久萦绕在人的心里,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结
16、。2.复沓反复:v“开出花来”,“开出妖妍的花来”,“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仿佛画一幅妍丽的画,泼洒色彩时一层层的涂抹上去,色彩便一层层的浓烈起来。又给人一种纵深感,一层层地潜下去,就一层层地深刻,复沓反复形成的波浪状的层次感,让心情跌宕起伏。v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大海、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等一连串习见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的意象和“青色”、“金色”、“桃色”这些符合中国民族心理感受的色彩的运用,使人生理想这一象征意义的载体,获得了最广泛的情感呼应。课堂小结寻梦者寻梦者以象征的手法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理想
17、的实现、任何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如人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如果你退缩了,中途放弃了,果你退缩了,中途放弃了,是看不到梦想是看不到梦想“开出娇妍的开出娇妍的花花”来的时候。碌碌无为是来的时候。碌碌无为是一生,勇敢追求也是一生,一生,勇敢追求也是一生,“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能有一颗能有一颗“桃色的珠桃色的珠”伴你伴你入眠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任入眠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任何年代、任何阶段,人都不何年代、任何阶段,人都不应该放弃追求,追求你心目应该放弃追求,追求你心目中最中最“娇妍的花娇妍的花”吧!吧!拓展阅读雨巷-
18、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v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课后作业 1.完成习题册相关语言训练题。2.摘抄有关梦想的语录。3、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