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二泉映月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327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二泉映月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二泉映月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二泉映月一、说教材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9课,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这篇文情皆美的文章,适宜朗读感悟。因此,教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披文入情入境。同时,学生的观点与想法也能在课堂上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对话交流的渴望,更能激起他们的成就感。二、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预设了如下三维目标。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2、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

2、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三、说重难点了解阿炳坎坷的人生,关注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孕育”过程。四、说教法学法先是利用下载的音乐、图片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学生们都来自山区,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所以学生对阿炳的生平、乐曲的内涵了解很少。而课文呈现给学生的又只是文字符号,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通过远程教育资源辅助,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阿炳那坎坷的经历之情。再通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

3、径,让学生置身于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读透,以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五、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感情引入。先投影播放惠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二泉的美景。再以这样的语境过渡: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情也自然地融入到阿炳那不幸的遭遇中去。(二)体验一段人生1、先让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看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在做什么,他正在想什么?再通过交流、指名说一说。最后采

4、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理解阿炳的坎坷经历。2、品读,感悟阿炳的坎坷人生。文中有一段文字精辟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请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阿炳坎坷人生的句子,读一读。紧紧围绕“渐渐的、渐渐的”这句话,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去反复朗读,反复涵咏,揣摩意蕴,配上音乐,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体验化入琅琅的书声中。让学生在感知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的情况下,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身心的巨大的折磨,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渗透!浓重的为学生定下感情基调,为下文服务。学生小练笔。教师先描述,创设情境,再启发学生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把想

5、象到的下来,最后指名学生说,使学生真正感悟到阿炳的坎坷人生。(三)理解一首曲子课件展示:二胡曲二泉映月,先让学生潜心、专心的听一遍乐曲。先听,再说,最后接触文本。我本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让学生从每一种琴声所寄托阿炳怎样的思想感情分三个步骤来读,使他们读懂读好。接着更深一层让学生带着感悟来读好,读中感悟,悟后再读,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一次次的提高中,学生读懂了乐曲,融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四)课外延伸通过课件补充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二泉映月后的感受。他是这样说的:“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小泽征尔说要跪下来听二泉映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去听二泉映月?播放音乐二泉映月,让学生听,交流,谈体会。板书设计:坎坷 (二泉映月)诞生 倾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