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1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471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1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1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1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卷面书写:5分。要求:慎重下笔,书写端正、整洁,不使用修正液、涂改带。二、基础知识。1、读一读,用“”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忽略(li l ) 踮(din din)起 娱(y y)乐品(pn png )味 暂(zn zhn )时 适宜(y y)绿(l l)林好汉 彭(png pn )公案 水浒(x h)传2、看拼音,写词语。dn yu j p kng p tu qizh chng w yn zh q g l 3、成语填空并选择一、二个成语造句。如( )如( ) ( )( )离合 如( )似( )( )肠( )肚 别出( )( )

2、 ( )( )身手( )光( )彩 滚瓜( )( ) ( )( )不同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不求甚解”的“甚”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再查音节( )。字典里的解释有:大;厉害;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非常”,应取( )种解释。(2)“不言而喻”的“喻”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有:说明,开导;明白,了解;打比方,应取第( )种。三、课内阅读。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恶狼”的反义词是( );“急忙”的近义词是( )。读到这句话,我想到有关读书的名言是: 2、我合上书,咽

3、了一口( ),好像把所有的( )都吞下去了,然后才( )地把书放回书架。在这句比喻句中,作者把( )比作(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 ),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 )。我也来写一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4、通过第一组课文的学习,我收获了一些对自己很有帮助的读书方法,比如(至少写三种): 四、课外阅读。 书 友看一个人读些什么书就可知道他的为人,就像看一个人同什么人交往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一样。因为世界上有与人为友的,也有与书为友的。无论是书友或朋友,我们都应该择其佳者而从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4、。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它始终不渝,

5、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将来也永远不变。书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侣。在我们穷愁潦倒、临危遭难的时候,它也不会抛弃我们,对我们总是一往情深。在我们年轻时,好书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知识;到我们年老时,它又给我们以安慰和勉励。人生的境界,主要就在于他思想的境界。所以,最好的书是金玉良言的宝库,若将其中的崇高思想铭记于心,就成为我们忠实的伴侣和永恒的蔚籍。菲利普说得好:“有高尚思想做伴的人永不孤独”。书引导我们与最优秀的人为伍,使我们置身于历代伟人巨匠之间,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见其人。同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他们的感受成为我们自己的高手,我们觉得有点儿像是在作者所描绘的人生舞台上跟他们一

6、起粉墨登场了。书是人们至今仍在聆听的智慧之声,永远充满着活力。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

7、,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择其佳者而从之: (2)始终不渝: 2、我要将这篇短文做成读书笔记:(1)优美词语: (2)精彩语句: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我的感受: 3、把书当作你的朋友,请用“你”称呼书,用上课文或者书友中的语句,给书这位朋友写上一段心里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