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5856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骈死(、pián 、bìn) 祗辱于(、zh 、ch) 伯乐(、bó 、bi) 粟一石(、shí 、dàn) 才美不外见(、xiàn 、jiàn) 其真无马邪(、xié 、yé) 相马(、xin 、xiàn) 马厩(、jiù 、jì)、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骈死于槽枥之间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 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_ 策之不以其道_、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

2、确的义项。 不以千里称也(、称赞 、称呼 、物名) 故虽有名马(、虽然 、即使 、如果)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者 、可能) 其真不知马也(、知道 、识别 、懂得)、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食:食民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食不饱 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其:其直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虽有千里之能晏求其能千里也、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_ 其真无马邪_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和_;_和_。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翻译。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千里马”是比喻_;“食马者”是比喻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用“”标出下面句

4、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策之不以其道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不以善小而不为、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第一段:_第二段:_第三段:_、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