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436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3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四: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背诵积累的有关“七夕节”的古诗,回顾“七夕节”的习俗。2. 你是怎样理解诗题迢迢牵牛星的?学习任务五: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与停顿。2请根据不同意思进行扩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把例句补充完整。“盈”字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充满;多出来,多余。A.惟以中国土壤之博,物产之( ),人才之盛,十倍于西洋各国。B.他苦心经营了五年,公司终于( )了。C.今天上午,那个( )的罪犯终于落网了。3.再读诗文,理解诗意。(1)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素: 章: 盈盈: 脉脉: (2)小组内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

2、说一说诗句所反映的内容。学习任务六:想象画面,感悟诗情。1 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诗中描绘的一两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想象一下自己看到的画面。2 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七:求同比异,加深理解。1.同桌讨论:这三首诗是由不同时代的诗人所写的,为什么要放在同一篇课文当中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2.合作探究后交流。参考答案:学习任务四: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乞巧 回顾五年级学过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交流与七夕相关的节日习俗。2.“迢迢”的意思是遥远。牵牛星距离织女星显得遥远。学习任务五: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

3、/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A.惟以中国土壤之博,物产之(丰盈),人才之盛,十倍于西洋各国。B.他苦心经营了五年,公司终于(盈利)了。C.今天上午,那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终于落网了。3.再读诗文,理解诗意。(1)素: 白皙 章: 花纹 盈盈: 清澈的样子 脉脉: 相视无言的样子 (2)略学习任务六:想象画面,感悟诗情。3 小组合作探究略2.展示交流:【预设】:(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诗句的理解:银河边,牵牛星遥遥可见。星河的另一头,织女星闪烁着明亮皎洁的光芒。想象画面:从“迢迢”一词感受银河的遥远,从“皎皎”这一词语来感受织女娇美的姿态。引导学生感受诗句表达的

4、情感,读出诗句的韵律美。(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的理解:织女伸出纤柔、白晳的双手摆弄着织布机,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弄”这一词语所刻画出的织女熟练地织布却又心不在焉的身影。启发思考:织女的心思并不在织布上,那么她在想些什么呢?生:体会到诗句表达的情感思念之情。指导朗读:读“纤纤擢素手”时,可以想象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布的样子,这时语气应轻柔一点,尽可能读出其中的柔美之感。“札札”可读得稍微短促一点。(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诗句的理解:织女坐在织布机旁,一整天也没有织出一段完整的布帛,她眼中的泪水如雨点般不断落下。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织女因思念丈夫呆呆

5、地坐着,独自流泪的情景。启发思考:前文说织机札札不停歇,按理说织女应该能织出很多布来,为何此时写的却是“不成章”?此时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朗读和想象来感受织女的离愁别绪。(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的理解:银河看上去又清又浅,河的两岸又相隔多远呢?虽然只隔了一条清澈的银河,但牵牛与织女也只能含情脉脉地无言相望。展开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提示:“盈盈”这一叠词既可以形容清浅的河水,也可以形容织女仪态优美。这一词语让人仿佛看到了织女在河水中的婀娜的倒影、优美的身姿。引导学生抓住“脉脉”一词体会织女无言中的浓浓的离愁。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

6、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再读诗歌,让我们体会一下这首诗歌“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的语言之美。这首诗使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词,以及双声词“河汉”“素手”“清浅”等,这些词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我们仿佛看见织女面向银河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仿佛听到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我们能体会到织女无尽的思念。5.背诵古诗。(1)出示反映牛郎织女故事的图片,以及本诗中的叠词和双声词,学生根据这些提示尝试背诵。(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大声朗读,读出了节奏;边说边读,读懂了古诗的含义;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感悟到了诗文中的独特情感。有了这一幅幅美好画面的引领,我们怎能读不出诗文的美感呢?学习任务七:求同比异,加深理解。1. 同桌讨论略2.合作探究后交流:【预设1】都是描写节日的,都抓取了节日最典型的事物来写。【预设2】不管诗歌是以写景开头,还是以叙事开头,前半部分的描写都是为后半部分抒发作者的情感作铺垫的。诗歌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后半部分的抒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