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蒙蒙细雨_浙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406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蒙蒙细雨_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蒙蒙细雨_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蒙蒙细雨_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蒙蒙细雨一、背景知识1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那当老师的妈妈冒雨去学校上班,在快到校门时,突然想起忘了带准备借给班里学生穿的“我”的那件蓝制服。为保证班级正常参加歌咏比赛,又不耽误学生上课,妈妈不顾路远体弱,匆匆冒雨赶回家来,来不及换下淋湿的衣服和带上雨伞,取了衣服,又匆匆赶往学校。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主要写妈妈身体不好,冒雨上班,使“我”很为她担心。第二段(第415自然段)主要写妈妈发现忘了带歌咏比赛要用的蓝制服,赶回家来拿了衣服,又冒雨匆匆走了。第三段(第16自然段)写雨继续下着,还是那么小,那么细。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对妈妈语言行动的

2、具体描写反映她的崇高精神境界。来源:2课文开头、结尾对雨景的简略描写,文字不多,作用不少,应启发生领会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对于课文中那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要着重引导学生积累。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3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4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找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经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二、教学时间:2课时

3、。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3阅读课文第一段。来源:学+科+网(二)教学过程1解题,质疑。(1)出示课题。(2)课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等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觉得“妈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讨论、交流上述思考题答案。(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根据人物妈妈的出场、退场考虑段落的划分。)(4)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注意带点字的写法。肾炎:比较字形肾览。冤枉:上面不要多点,下面不要少点。撅着嘴:分析右边的部件。(2)说说课文中新词的意思。4学习课文第一段。(1

4、)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这么担心?来源:学。科。网Z。X。X。K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要点:妈妈至少要在路上淋15分钟的雨。妈妈身体较弱。“我”帮不上妈妈的忙,只能干着急。(2)比较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那雨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那雨很小,很细。(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对雨作了具体的描写,突出了雨的特点,使句子表达得更有美感。)(3)概括段意。5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学习有关句子的句式。1 认识课文开头、结尾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2 总结课文。(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二段。(1)听录音,思考:

5、这一段主要写什么?(2)组织学生读议。母女之间有哪些意见分歧?她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谁的意见是正确的?为什么?(3)自读课文,划出反映妈妈品质的语句。(4)比较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出示灯片)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来源:学*科*网(第一句把“还下着雨”放在后面,“再说”增强了说话的气势,使句子具有一种理直气壮的意味。)(5)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二段。(6)从“我”和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是怎样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2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课文。(2)课文开头和结尾写雨小、雨细有什么作用?来源:学_科_网(结尾和课题、开头呼应,耐人寻味。蒙蒙细雨既小又细,使人几首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这正像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景抒情,赞美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暗示了课文的中心。)3总结全文。4布置作业。(1)指导完成作业本第4题。(2)完成作业本第3、5题。(3)选做作业本第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