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第1课时.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4880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2022河南改编)阅读下文,完成15题。(共15分)“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 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再比

2、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林丹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 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来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 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术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 “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事实上

3、,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 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 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地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就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 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

4、的肌肉记忆。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 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 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越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作者:李苗苗, 有删改)【文章解构】事理说明文“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说明对象肌肉记忆说明结构递进式 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常见。第二部分(第段):说明肌肉记忆“ 不假思索”的原理。第三部分(第、段):说明肌肉记忆“ 形成后很难忘记”的特点。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