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4519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登池上楼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登临诗一、登临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二、登临诗的题目表述主要有两种:一是直称“登某处”或“上某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安石登飞来峰;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二是不含“登”“上”等词,但题中或内容点明所登临之亭台楼阁等名称,如曹操观沧海、崔颢黄鹤楼、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等;此类题目更多的直接跟“怀古”相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有的题为“题某阁(楼)”,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等。登临诗表达的主题一、热爱山河、自然。二、抒漂泊他乡的孤独感或思念家乡、亲友。三、登高望远,思绪缥缈。

2、写人生哲思、胸襟抱负。四、登高望远,思古论今。或与古人相比,寄托个人身世之感;或借古讽今,感时伤乱,揭现实之忧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意境开阔,气象宏大,最后两句既包含了一种对人生的哲思(要全面把握、透彻了解问题,必须站在应有的高度),也包含了诗人的那种远大抱负。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此诗作于杜甫客居四川成都第五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

3、京师。年底,吐蕃又破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此诗既寄托诗人流离他乡的愁苦,也表达了诗人为国家灾难重重的忧愁和伤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登池上楼一、请分析“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的表达技巧。用典。(用典,指用事,一种修辞手法,多见

4、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诗人用典暗喻自己遭受谗害而仕途受阻,表达怀才不遇的伤感。同时,“萋萋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从而表现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摆脱出来,走上隐居道路的决心。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你如何看待?无锤炼之功,景色无特别但表现了初春的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池塘周围的草,因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挡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颜色鲜嫩、生机勃勃。但它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

5、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从全诗来看,写到这里,情绪渐渐转向开朗欣喜的暖色调。再者,宋初诗坛以谢灵运为代表,有一种追求佳句的风气,写佳句都以反复雕琢、精于刻画取胜。在这样的风气中,此种自然生动而富韵味的诗句,更显特出。总之,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和具体的诗篇之中来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确不失为佳句,单独抽出来加以评论,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三、登池上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进退不得的苦闷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对政敌暗含的怨愤归隐的情趣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此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方法一:抓情感词:怀、怅、泪分析:怀(怀念)怀念故乡。怅(惆怅)客居他乡的怅惘。泪(伤心)不知归期的伤感。方法二:关注注释,留意写作背景。离开建康,回望京邑眷恋京城。二、此诗是如何抒情写景的?借景抒情 写景: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抒情: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