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4210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过小孤山大孤山【学习目标】1、疏通第三自然段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2、分析这段内容,领略第三自然段的优美景色,比较本文与李思训画在写作技巧方面的不同。【重点难点】掌握第三自然段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比较本文与李思训画在写作技巧方面的不同。【知识链接】 常见文言虚词(15个): 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见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式【学习过程】一、 独学1、诵读第三自然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翻译本段内容,识记以下重点字词的含

2、义(在课本上圈划):俄、开霁、状类、虽、渺弥、盖、江西(古今异义)、极、引、壁(词类活用)、赪、溯等。并找出这段中的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找两句、省略句找一句),写在空白处。2、找出全文的一词多义(例:而、以),找出例句并解释。3、概括大孤山的特点,并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大孤山和前两段景点联系起来的。4、作者在写名胜古迹时并不是单纯的叙述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的议论,试找出一处议论的句子。5、比较本文和P70苏轼李思训画在写作技巧方面有什么不同。二、对学 小对子之间互读,互纠字音,并重点讨论解决预习和独学存在的问题。三、 群学 在预习、独学和对学的学习成果基础上,找出依旧存在的问题或典型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做题方法和规律。四、展示 将对学群学存在问题的或者典型问题进行展示,分析题的基础上要对做题方法规律作总结。五、反馈翻译句子: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凤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个 性 笔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