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17雄心壮志类诗歌整理复习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考点考纲解读诗歌分类整理真题训练营0102030405模拟大练兵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2021湖北黄冈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体验站1.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
2、“_”“_”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_,后者_。2.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答案】示例:鬓微霜不自哀运用典故想象(联想)【答案】示例:上片起句陡兀,“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写这首词时节三十八岁,却自称“老夫”,这是描绘的心态上的“狂”;接着描写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词人“左牵黄,右擎苍”的英姿,“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
3、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亲射虎,看孙郎”,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射虎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这是举止上的“狂”。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透视诗歌鉴赏中考主要考点(一)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二)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三)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四)结构形式的鉴赏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
4、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咏怀诗、闺怨(宫怨)诗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考纲解读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雄心壮志类诗歌【总体特点】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有时候借助事物来抒发情感,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借物抒情或用典的手法,多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报国无门的感慨,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乐观旷达的胸襟等。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
5、合雄心壮志类诗歌【常见意象】海、山峰、雪山、浮云、曲折的道路、云帆、梦境、酒等如: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衬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如: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雄心壮志类诗歌【总体情感】1中国古代有“诗言志”的传统,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志向,这是传统诗歌的
6、主流。2雄心壮志类诗歌,大都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特点气势恢宏,壮关雄浑,如望岳勾画了泰山的宏伟景象,观沧海中描绘了大海的辽阔壮美。3雄心壮志类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大致包括:乐观、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倔强顽强地坚守梦想,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们自信昂扬、积极进取的精神。4.行路难创作于离筵,感情起伏跳跃,歧路彷復的苦闷被他的自信乐观所冲淡,而“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登飞来峰为情中含理,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考点聚焦整合雄心壮志类诗歌重点篇目:观沧海(七上);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下);登飞来峰(七下)望岳(七下);
7、行路难(其一)(九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九下);满江红(小住京华)(九下)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第1篇:观沧海 1.情感主旨: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渴望进一步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2.名句技法品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作手法、炼字: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内容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
8、海的情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第2篇:江城子密州出猎 1.情感主旨: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2.名句技法品读: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用典:后两句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2022语文中考二
9、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表现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西北望,射天狼”中“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修辞: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典故: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第3篇:登飞来峰 1.情感主旨: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名句技法品读: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内容理解:诗的第一句,概
10、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第二句写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作手法、情感:“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在这里诗人用典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第4篇:望岳 1.情感主旨: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2.名句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内容理解、炼字、修辞: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3.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内容理解、炼字: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情感: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
12、类整理重点梳理第5篇:行路难(其一)1.情感主旨:怀才不遇的情怀,但诗人对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2.重点名句赏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内容理解: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炼字:“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写作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强化了哀的程度。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 3.名句技法品读:欲渡黄河
13、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作手法:运用象征,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名句技法品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修辞: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跳跃,运用反复的修辞,表现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名句技法品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炼字:“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
14、理重点梳理第6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情感主旨:全词饱含着词人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2.名句赏析: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炼字:“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情感:整体情感沉郁悲怆。末句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词人情感:无奈、伤感、抑郁。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 3.名句技法品读: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修辞:运用设问的修辞,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第
15、7篇:满江红(小住京华)1.情感主旨: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2.名句技法品读: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写作手法:“青衫湿”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诗歌分类整理重点梳理名句技法品读: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用典:“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用史记“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训练营(
16、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题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有怀”的意思是_。2.运用典故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作者在用典中提到了哪三位历史人物?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真题训练营1.【答案】有感而发、有感想。【解析】题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南乡子”为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题目名。“登京口北固亭”表示的是地点和事件;“有怀”是心里有感想,有感而发。2.【答案】曹操或曹孟德;刘备或刘
17、玄德;孙权或孙仲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运用典故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意为: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故此句引用的是“孙权”的典故;“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意为: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1.阅读下面
18、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观沧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从写景和修辞的角度)(1)描绘了大海的宏伟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2
1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答案】(1)“狂”在动作上,如“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狂”在外表上,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狂”在神态上,如“酒酣胸胆尚开张”;“狂”在壮志上,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2)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
20、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说说诗人使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有何用意。(2)人们常常把“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座右铭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2)因为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
21、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下列诗句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抒之志相似的一项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示例: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2)D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
22、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出自_(典籍名)典故,表达_。(2)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3)“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三国志,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2)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3)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
23、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任选角度赏析词中画线句。(2)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模拟大练兵【答案】(1)示例一:篱笆下菊花盛开,秋天的容颜就像刚擦洗过一样,清新明净。词人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静谧,反衬了作者内心的寂寥,为下面抒情蓄势。示例二:“篱下黄花”为特写景物,“秋容如拭”为概写景物。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文抒情蓄势。(2)知音难遇的情怀,充满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2022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