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苏教版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的江南春,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春日偶成。在10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北宋诗人程颢(出示程颢图片,注音ho)踏春郊游,由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师:听了老师的叙述,你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目的意思吗?(提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偶然,成:写成)生:春天里的一天,我偶然写成了一首诗。师:程颢偶然写成的这首诗后来竟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诗!它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欣赏它。(出示全诗)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板书:读准)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正音。师:古诗是有节奏的。(出示划
2、分好节奏的诗,范读)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将它读顺。(板书:读顺)指名二三个学生朗读。齐读。师:这首诗你能读懂吗?确实有难度。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字词解释,借助插图,思考这首诗的意思。(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随:沿着,过:来到,川: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余:我,将谓:可能会说,偷闲:偷懒贪玩。)(板书:读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同桌可以交流。师:同学们,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说出来?学生试说,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淡淡的云飘浮在天空,轻轻的风吹拂着大地,时间已接近中午了。我靠近花丛,沿
3、着柳树,来到了前面的河流边。当时的人不知道我心中的快乐,可能会说我像少年人一样偷懒贪玩呢!)师:我们已经大致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但还不够,我们还要将这首诗读透。(板书:读透)师:各位同学,现在你就是程颢,我想请教一下,你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春景?生:云、风、花、柳、川(板书:云、风、花、柳、川)师:(动情描述,并配以图片和音乐)白云淡淡,春风轻轻,日光和煦,百花吐艳,绿柳垂条,碧水悠悠。程大诗人,你披花拂柳,穿行其中,应该很舒畅吧!你能带着这种舒畅的感觉吟诵你的前两句诗吗?指名学生朗读,评价。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你是诗人,不要只说一个词,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绘一下?学生描绘春景
4、,教师予以引导和评价。师:哦,原来程大诗人看到了这么多美景。(出示春景图)欣赏着这样的美景,你心情如何?诗中有反映吗?(板书:乐)那请你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次吟诵一下前两句诗。生再读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师:同学们,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会做些什么?(要求将连动句说清楚说具体)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表演出来!师:你们真有意思!诗人程颢是个大学问家,整天忙着做学问和讲课,今天难得有空出来,看到如此美丽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们一样的举动。那些在地里劳动
5、的庄稼人、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非常奇怪。他们会说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师: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这从他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但如果老师让你替诗人解释一下,你会怎么说?生:乡邻们,我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我看到美丽的春景心中快乐呀!师:由此可见,作者写乡邻们对他的议论,实际上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乐!(指板书)谁能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两句诗?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师:程颢在这首诗中先描写了美丽的春景,(板书:写景)再抒发了快乐的心情(板书: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我们再来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师:优美的诗篇应该储存在大脑里,请读熟这首诗。(板书:读熟)指名有感情地背诵,齐背。师:课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现代的记叙文,题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写,看谁写得好!(板书:读写)板书设计:春日偶成 读准写景:云、风、花、柳、川 读顺抒情:乐 读懂读透读熟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