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给予是快乐的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495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给予是快乐的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给予是快乐的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给予是快乐的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体会给予的快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初步掌握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课文题目。)二 分析课文题目,初读课文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付出)教师: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东西又怎么会

2、是快乐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 总结学习方法本课为略读课文,要求大家借助学过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学习方法提示?读文知内容。?思考不明处。?圈圈重点句。?标注谈感受。注:在思考不明处时,可以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抓住文章内容,加深认识,会起到很大作用。四 指导学生交流,重点指导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参考。(1)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2)保罗对小男孩产生了几次错误的想法?他为什么会一错再错?2.讨论。(1)什么样的问题叫有价值的问题?(2)以上问题你如何解答?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打动了,激动得流下泪来。保罗错了两次。他一

3、错再错,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小男孩是一个一心为弟弟着想的人。第一次,保罗错误地认为小男孩羡慕自己,也想有一个有钱的哥哥;第二次,保罗错误地认为小男孩让他把车开到自家门口是想炫耀自己。五 拓展思维,加深认识1.保罗是不是没有好的表现?(不是。他带小男孩兜风;开车去男孩家门口;带上两个孩子共度难忘的夜晚。)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3.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为什么难忘?教师:确实是难忘的夜晚,它让三个人都快乐无比。幻灯出示,填空。因为 而感到快乐。六 你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吗?用上面的题目,说说你的快乐。七 课外延伸同

4、学们,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给予是一种快乐。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 感恩之心 乞丐 课后习题 1.照样子,写词语。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

5、讲席”等。例:又大又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又大又圆 又白又胖 又圆又红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

6、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

7、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课文结尾说“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为什么这么说?3.将课文缩为一个200字左右的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