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10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你浪花的一滴水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你,浪花的一滴水 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手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综览全诗,“你,浪花里的一滴水”这一标题引领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滴水藏深海”的意境中,体会着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全诗七节。包括设疑、抒怀、咏叹三部分。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诗歌诗句的情调,韵味,探索作品的话外音,言外旨,从而真正理解,感悟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能力:有技巧,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情感态度

2、价值观: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1、 理解全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理解,赏析诗歌的综合水平。2、 品读诗歌的语言,意境,与情感之美,能够深情地诵读全诗。教学难点:1、 能够根据文章的修辞与句式进行仿写。2、 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一、畅谈英雄,深情导课,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告诉大家,你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谁?(自由

3、说一说)2、 小结:是呀,翻开历史长卷,无数英雄用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谱写了人类最壮丽的诗篇,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让我们为之感动!(作出惊天动地业绩的是英雄,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也是英雄。)3、今天,在这里,我要唱一个人。他不是将军,却立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你们知道我要唱的人是谁吗?(雷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有关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4、齐读课题,揭示课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雷锋很普通,很平凡,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5、简单介绍雷锋生平资料。过渡:通过收集资

4、料,我们了解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初步触摸了雷锋精神。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将诗歌大声的朗读一遍吧!二、朗读指导,品读雷锋。1、同学们说说:怎样才能把诗歌学好?朗读诗歌是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很会学习,注意到了学习经验的积累,要读好诗歌,不仅要注意到它的节奏,语气,语调,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比如全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就用了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哪个字?设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学生发言)2、指名带着感情读诗一二节。三、朗读赏析,赞颂雷锋。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全国人民如此深切的怀念他?诗人以他的诗赞扬他,我想我们应以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感来表

5、现他的伟大。(同学们自由读诗的第四节。)1、听同学们读着读着,我觉得这个人变了,他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2、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你如何理解这几句话?写出了雷锋的什么品质?(1)他呵,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雷锋同志觉得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做是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2)他呵,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在农业战线上,是治水模范,优秀拖拉机手;在鞍钢,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在部队,多次立功,被评为优秀战士、节约士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的

6、称号,可以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多么高强的工作能力呀!)(3)他呵,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雷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永不忘本。他把一切可以节省下来的钱,积蓄下来支援国家建设或帮别人解决困难,想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公共财物,抓住每一个机会帮助别人,而且不留姓名,不计个人荣誉地位。多么高尚的情操!)(4)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对于组织上分配的各项工作,不论大小、条件好坏、是不是合口味、是不是熟悉,他都全心全意去做,并且精益求精,做出成绩后从不骄傲自满,真正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令人可敬可叹。)3、这段诗文中除了比喻,还有什

7、么修辞?读这段文字还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这段文字用了四个比喻句写出了雷锋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品质,所以我们要读出对他这种品质的赞扬,又要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4、指名读诗,学生与老师共评价。(注意指导文中副词的读法。)5、再读诗歌,集体感悟。四、自学诗歌,感悟雷锋。同学们读得真好,真会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第四节诗的方法自学五六节诗。1、小组活动,自学五六节诗。(教师引导:注意修辞,注意朗读,注意理解感悟。)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3、教师补充讲解。(国际歌,红旗,花丛,浪花的象征意义。)4、此时,再来让我们回顾课题你,浪花的一滴水,你还觉得仅仅是写雷锋平凡吗?(引导学生理解:更加赞扬雷

8、锋平凡中的伟大。)五、学雷锋,做雷锋。1、读到这里,诗人的心真的难以平静,心中总是有一股东西要迸发出来。为此诗人用了三个词,三个叹号来咏叹雷锋! 青春年轻有为永生精神不朽壮丽事业壮丽看到这三个词,我们就会想起司马迁的哪一句话呢?特别是看到“永生”一词时,又会想起臧克家有的人中的哪句诗呢?2、是啊,雷锋已经死了,可他的精神却永世长存,“只响透未来的无穷世纪”,雷锋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人。,感动着每一个人,鼓舞着每一个人,40多年来神州大地上了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 3、雷锋在心中 楷模在身边。展示个个英雄画面,走进英雄人物。“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

9、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

10、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孟祥斌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好村官沈浩好公安任长霞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我们感动在雷锋的精神里,你有什么话想说呢?谈一谈。六、再读课文,升华情感。七、作业:1、推荐阅读雷锋故事、雷锋日记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

11、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读中学写,盛赞英雄。(从课文的4、5、6小节中选你喜欢的小节进行仿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