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青海湖梦幻般的湖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83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青海湖梦幻般的湖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冯君莉笔下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描绘了高原湖泊青海湖神奇而壮丽的风光,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先前虽然对学生强调要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来,当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其神色、声调,却不尽人意。后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蓝的纯净”,“蓝的深湛”,“蓝的温柔甜雅”,“湖面起伏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湖水十分的蓝而晶莹,非常的美,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

2、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特别是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只有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这是使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恃,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本课的教学,紧扣题眼“梦幻”二字展开,“梦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青海湖被称为“梦幻”般的湖?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帮助梳理文章的结构。此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将文中能让你感受到“梦幻”之景的语句画下来,并用心体会,写下批注。学生的交流能基本上扣住文章的重点语句,但是谈到体会,却出现了表达上的困难,或者是用词不准,或者是领悟的深度不够,这说明学生的积累还不够丰富,遣词用语的能力欠佳,作为教师,我还应对学生加强指导。另外,当学生读不好时,要给他们机会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见解,这点是我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