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83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圆明园的毁灭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2.文章的

2、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3. 教学用具 ppt课件4. 标签 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的毁灭”。二、走进文本,引发质疑课题是整篇文章的窗户,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

3、解了什么?(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我看得出,此时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4.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

4、心、专心读书。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

5、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众星拱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18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1)这些句子让你

6、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2)圆明园中的建筑有大的、有小的;有热闹的、有宁静的;有现实的、有虚幻的;有民族的、有西洋的。各式各样的建筑都集中在一个圆明园里,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漫步园内学生接读:“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是(出示大投影)“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出示雨果的文章,指名读。“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8.圆明

7、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的?(第四自然段)(1)那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2)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3)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4)知道了这些,你心里又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五、美毁对比,拓展引发深思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去了,毁掉了圆明园里,有的是荒凉

8、的废墟,有的是残垣断壁,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缓缓擦去板书,只留淡淡的痕迹)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不是的。他还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民族的耻辱。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我们要好好学习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3、假如现在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心中是否有很多话想说,把他说出来。(学生自由表达) 课堂小结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

9、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后习题 按课文填空,再背一背。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 )。2、圆明园在北京( ),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它由()、(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 )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

10、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 )或( )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板书 21圆明园的毁灭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不可估量举世闻名化为灰烬不可估量宏伟建筑化为灰烬不可估量珍贵文物化为灰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