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10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文本教学解读语文园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园地, 指向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这里共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 内容与编排形式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 旨在于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生长。“识字加油站”包含3个部分:2组以野外活动为主题的词串;1幅两个孩子野外活动的情境图, 图中有提示“去野外观察大自然, 你会准备什么?”;11个需要认读的生字。其中, 情境图为学生归类识字的辅助材料。教学这一部分,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两组词语所提供的情境, 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读生字, 引导学生明白事物的作用, 可借用其他类似情境,

2、丰富学生的积累。“字词句运用”包含2个部分:体会词语的不同意思, 选一组演一演;用上加点的词语, 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一部分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紧密关联。“迎、追、批、甩”出自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穿”出自课文我是什么。体会动词运用的表达效果, 在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有体现。“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两个句式都出自本单元课文我是什么。教学这一部分, 我们应从课内到课外, 构建言语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书写提示”包含2个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书写的注意点,即“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要求书写的内容是4个字:作、法、都、别。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书

3、写提示,体现了一年级向二年级的过渡,即由关注字的笔画、笔顺,逐步向关注字的间架结构过渡。这部分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4个字的书写规律,逐渐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日积月累”编排的是1首古诗梅花,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对内容理解不作要求。但是,这篇古诗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有些距离。因此,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采取图文结合、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梅花的基本认识,拉近学生和古诗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背诵积累。“我爱阅读”编排的是1篇科普童话企鹅寄冰。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给非洲的狮子寄冰,由此导致了美丽的误会。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又蕴含了生活的常识,即水的形态因温度的变化而

4、产生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听讲故事中,初步形成对生活常识的了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归类识记8个词语, 认读11个生字。2.体会近义词的意思差异, 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的句式说话。3.会写2个左宽右窄的字, 2个左窄右宽的字。4.积累古诗梅花。5.朗读科普童话企鹅寄冰, 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1.认读词语:(出示户外运动者图片)今天, 王叔叔要去参加野外活动。去野外活动得带野外活动的必备行装, 说一说, 王叔叔准备了什么?提示:在学生交流的时候, 带领学生认识事物并熟读词语;教师还可通过追问,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作用, 例如“为什么要穿

5、登山鞋?为什么要带望远镜?”等。2.猜认游戏:野外活动的装备都认识了吗?老师已经都把它们放进了“行李箱”, 谁带大家再来认一认?提示:教师提前做好词语卡片, 一面是词语, 一面是图片, 放进一个小盒子;请学生抽取后, 出示图片面, 让其他学生猜;再出示词语, 让学生结合图片反复识记。板块二 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对比体会动词运用表达的效果。2.游戏。(1)教师宣布“你说我做”的游戏规则:教师说词语, 学生做动作。提示:教师打乱顺序念词语:穿衣裳、甩甩头、披红袍、摇摇头;教师在评价时, 引导学生区分“甩”和“摇”, “穿”和“披”的区别。(2)继续游

6、戏:一学生说词语, 其他学生做动作。提示:学生说的词语中带有“穿、披、甩甩、摇摇”, 但是不能和以上四个词语相同;可以换不同的学生上台来说词语。3.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1)读句子:我的脾气怪在哪里?要点: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 从“温和、暴躁”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我脾气的“怪”。(2)出示情境说话:课间游戏真好玩, 有时候 , 有时候 。妈妈真会烧菜, 有时候 , 有时候 。天上的云总爱变, 有时候 , 有时候 。(3)你能用上“有时候有时候”说说你的日常生活吗?4.用“在在在在”说话。(1)读句子:水做了哪些事?(2)我们每天也会做很多事, 请你说一说。提示:此处先请学生说出做的事

7、即可。(3)你能用“我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说一句话吗?(4)谁能把这样的句子连起来说两句、三句, 甚至是四句?提示:在说话指导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把在同一个地方做的不同事情放在最后说。板块三 书写提示1.读一读:这几个字都认识吗?谁能给它们组一组词?2.观察:这四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要点:一类是左窄右宽;一类是左宽右窄。3.教师引导观察并讲解要点。提示:教师可用写字口诀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例如“体型窄,左边站,横要短,捺要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范写并指导要点。作:左右两个撇长短差不多,右边的撇要穿过竖中线;右边的竖是主笔,

8、要写得舒展,比左边的竖长;三横要摆均匀。法:左低右高,右边的“去”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竖要靠近竖中线,第二横是主笔,靠着横中线写。都:左高右低,“者”一撇要舒展,包住下边的“日”;右耳刀的竖要舒展。别:左右基本等高,左边的撇要舒展,右边“立刀旁”的竖勾要舒展。5.学生练习写,教师做评价。提示:评价的要点要围绕左右结构两部分关系的处理展开。板块四 日积月累1.师范读:请你用心听,哪些字不会读的,把它圈一圈。2.生跟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3.图文结合,了解梅花。提示: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的时候,可提问,图中的梅花长在什么地方?梅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梅花?4.小组比赛读。板块五 我

9、爱阅读1.认读“寄”。(1)出示“寄”:这个字,谁会读?(2)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要点:寄送、寄信等。2.认读“企鹅”和“狮子”。(1)出示插图:认识这两个动物吗?(2)出示“企鹅”和“狮子”:谁来读一读?(3)他们分别生活在哪里呢?要点:狮子生活在非洲,那里很热;企鹅生活在南极,那里很冷。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

10、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听老师讲故事,请你边听边猜。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1、”。提示:教师可在故事的关键点处提问,例如:南极在哪?非洲在哪?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狮子大王收到了企鹅寄来的箱子,箱子里有冰吗?企鹅收到了狮子大王寄回的箱子,箱子里是什么呢?为什么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退回来又变成了冰?4.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讲讲这个故事吗?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5.狮子大王和企鹅都感觉到很奇怪。小朋友们弄明白了吗?请你寄封信给狮子大王和企鹅,告诉他们原因。信里该写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要点:冰从寒冷的南极到炎热的非洲,冰变成了水;水从炎热的非洲到了寒冷的南极,又变成了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