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落花生|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走进文本1猜谜语(花生)。介绍花生,了解为什么叫“落花生”。2这还是许地山的笔名。介绍许地山。对这笔名有疑问么?3引出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书课题。进入课文学习。(评析:学生对花生并不陌生,但对一位作者所起笔名选择“落花生”就会产生疑惑了。培养学生边思考边阅读的习惯。)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出示问题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种花生,过收获节)(评析: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读书的方法。快速浏览只是读的
3、一种,培养学生又快又准的获取文本信息。) (一)默读“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抓重点词语谈体会。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 哪个是重点写?(谈花生)(评析:从整篇课文的内容看,作者采用了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法。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这一特点。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学习这一写法。)(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出示问题二:1 、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2、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学习方法( 四人小
4、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 鲜红嫩绿)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3、指导朗读4、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评析:这部分通过指导朗读、课件,让学生体会花生的特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由此交给学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出示问题三:1、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过渡问题(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齐读。谈谈你从中
5、又体会到什么?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评析: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学要个性化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深刻领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总结深化,教育学生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四、拓展延伸,练笔升华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想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1)直抒胸怀。赞美你,( )(赞美周围像花生一样的人) 2)借物喻人。( )颂(如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五、拓展阅读,提升素养课本选读课文剥豆主题丛书:玫瑰花虚荣的孔雀平凡吃桔子(评析: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阅读教学中,是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指导学生解读了文本,理解了文本的内涵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度拓展,让学生学会运用,更深度地去挖掘文本以外的知识。)【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种、收花生 不图虚名尝花生 朴实无华议花生 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