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364 上传时间:2025-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红树林_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红树林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阅读教学旨在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然后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导学生习作,使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

2、理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 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3、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领略海底奇观红树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培养学生 想象能力。)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相提醒易错的字。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树林的?写出课文的提纲。 3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精读感悟 1指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这一问可以了解学

4、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精读课文做准备。)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 (2)从那些词句看出来的?(教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 相机理解:芳馨、婀娜、绚丽多姿(3)应该怎样读?(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 4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5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自读课文相关段落,

5、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教学时采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学习,最后自学,渗透了精读课文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 第五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

6、,不仅因为它壮丽、奇特、神秘的景观,还因为它默默奉献的卫士精神,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歌颂了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二、练习写作 1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红树林? 2 重点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由此联想到红树林的奉献精神。) 3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 4习作练习。 三、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涨潮 远看退潮 红树林 近看:幽静神秘 奉献精神 胎生:随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