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亲和鸟(3)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01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亲和鸟(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亲和鸟(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亲和鸟(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父亲和鸟(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

2、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

3、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4、。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

5、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练习用“热腾腾、快活”说句子。3、引导学生在学文基础上,认识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心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难点:父亲爱鸟和鸟知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播放鸟叫的声音,引导学生谈话。孩子们,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是啊,这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鸟的天堂。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鸟有

6、关的故事-父亲和鸟(板书课题)。3、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很多生字宝宝,你们掌握好了吗?(1)借助拼音,指名领读。(2)去掉拼音了,你们还会读吗?(3)生字宝宝把他们好朋友也带来了,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4、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地方描写了父亲对鸟很了解?画出来。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读准了词语,而且能把难读的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师生进行评价)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7、。” A、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父亲通过

8、看环境、闻鸟味就知道这里有不少鸟,可见父亲对鸟多么了解啊。(4)父亲还知道什么?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父亲真是鸟的知音啊,连鸟什么时候唱歌都知道。(5)但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出示: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3、父亲真不愧是个鸟类专家,那他为什么对鸟有如此超乎寻常的了解呢?(生答) 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字,那就是“爱”。 (二)品读之二体会护鸟心愿 1、此时,我真高兴,父亲生:不是猎人。2、我为什么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会发生什么? 三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孩子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2、课外拓展 小鸟小鸟落在树枝上,她把大树当成一把大蒲扇。小鸟落在树叶上,她把树叶当成水里的小船。小鸟落在花丛中,她把花当成自己美丽的衣裳。如果到处都是小鸟,到处都是绿树和鲜花,那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呀!那该是一个多么和谐的环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