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67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 掌握反问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2. 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反问句,比喻句2. 学习谚语,积累语言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修辞法引入1、学过的修辞方法师: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学了不少修辞方法,谁能举例说一说。(比喻、拟人、夸张等)2、修辞的好处师: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字更优美,表达更加清楚。语气不同。)同桌之间交流新的修辞方法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修辞方法,叫反问句。学生质疑。老师留悬。为什么是反问?与问句有什么区别?出示句子a.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b.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a.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

2、骆驼吗?b.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自已体会,有什么不同与相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相同)归纳反问句的特点: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成表达出来叫反问。句式转换练习题:改成反问句。1.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2.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同学互相出题,相互转换。二、日积月累1、读一读。想一想。以下的句子分别出现在什么课文中,写出课题/抽生上台写一写。(结合读读记记与平时对课文的熟悉度。)青的草,绿的叶,各式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燕子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翠鸟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荷花我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

3、了多少珍珠啊!珍珠泉2、想一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比喻句或是拟人句,分一分,哪句是比喻句,哪句是拟人句。三、读读背背1、回忆语文园地二上次我们读读背背的内容是?抽生背一背都是描写什么呢?(与风景有关)今天的与什么有关呢?读一读。(都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2、出示“读读背背”中的句子(1)指名读,正音(2)齐读这些谚语(3)自学谚语,了解这些谚语所包含的意义和道理(4)学生交流对谚语的理解2、小组合作背诵,比一比,赛一赛。四、成语故事买椟还珠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2、出示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商人这样做错在哪儿?生讨论交流只看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4、,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五、课堂小结学生间互相质疑、解疑,自己总结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方法。六、作业布置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入木三分、刻舟求剑、叶公好龙、负荆请罪、望梅止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