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语文评课-曼谷的小象人教版曼谷的小象是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泰国妇女阿玲指挥乖巧、聪明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得到周围人们的赞叹的事情,使人们感受到曼谷这里景美、物美、人更美。 有幸听了吕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吕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是如此。吕老师这堂课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抓住重点,引导体会 吕华琼老师的曼谷的小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很深的是这节课像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在教学中吕老师就紧扣重点抓住“阿玲指挥小象干了
2、什么?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和小象拉出陷车的动作?”这个重点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语文素质拓展,相机穿插语言文字训练。如在生用两句话说了阿玲指挥小象干了什么时,老师相机引导生用一句话概括。在理解撬和掀的动作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动作帮助理解。 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吕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学思路清晰,并且环环相扣。课堂上老师先让生找“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和小象拉出陷车的动作。”通过你读我演加深理解,随即老师又问“何玲的拍拍、贴贴、指指是什么意思。”生能自主的结合刚才同学的表演来理解,然后再出示表格让生完成“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拉出陷车的?”整个环节一环扣一
3、环,不断地帮助生深入理解文本。在引导生理解完6-8自然段重点段后,让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9-10自然段,这也是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们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愉快的学习。 三、一读再读,以读促悟 读是语文学习最直接的语文活动,也是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在这节课中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师生合作读,我演你读,齐读,速读等等。新课程标准对读也有很明确的要求,“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吕老师的课堂可以说是读中有思,思中有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加深了对阿玲和小象的认识,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无困难的完成“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拉出陷车”的表格,最后在伴乐朗读和一幅幅曼谷风景图中领司了曼谷景美、物美、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