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88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古诗词鉴赏】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词赏析】 09 友情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考点阐述真挚的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人生乐在贵相知,当与知心朋友分别时难免有惜别的伤感。我国历代有许多书写友情的诗,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等。1.简单概括该诗的意境。常见题型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友情诗技巧1: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意象)和景物营造的氛围。方法点拨 技巧2:能指出写景特点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象征等) 技巧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例题精析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

2、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王昌龄:唐代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闻:听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技巧1 【答案】: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技巧1 【答案】: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3.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3、 技巧3 【答案】: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4.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技巧2 【答案】: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5.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B.朋友被贬僻

4、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答案】:C(二)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王昌龄:盛唐诗人,写作本诗时被贬为江宁县丞。【阅读训练及答案】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首句中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 。【答案】:寒雨连江或“寒雨”;“秋季”或“冬季”或“秋冬季”2.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技巧1 技巧2 【答案】: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

5、,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3.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技巧3 【答案】: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4.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 【答案】: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5.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技巧3 【答案】: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6.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的内涵。 技巧2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

6、的志向。实战演练 (一)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阅读训练】 1.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 ”,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 ”,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2.诗的后两句是“ ”(表现手法),进一步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桃花潭。“ ”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笔。3.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诗人把潭水和什么相比? 4.结尾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前两句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画面。B.第一句表明李白乘舟待发,第二句写送行者,但只闻其

7、声不见其人。C.后两句是抒情。第三句描写潭的特点,照应起句。D.结尾用拟人手法抒发作者难忘汪伦的深厚情意。(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阅读训练1.解释词语:辞: 烟花: 2. 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时间: ;故人的去向: ;以及送别的场景:_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3.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 ,“故人”的意思是 ,“唯”的意思是 。4.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三)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峨眉

8、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一)1. (送行者 乘舟) 2.(抒情 深千尺)3.没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人把潭水和朋友之间的情意相比。4.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 5. D (二)1辞:告别 。 烟花:指暮春橄艳的景色。2黄鹤楼 烟花三月 扬州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3.去、到 老朋友 只4送别的地点是名胜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的春天;朋友的去向是东南形胜的“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碧空、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解析】1试题分析:正确理解字的解释。2试题分析:重点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试题分析:理解诗句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这也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词语,要加强理解和记忆。4.试题分析:这道题是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二年级学生鉴赏能力差,只要意思对即可。(三)1.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2.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