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88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古诗词鉴赏】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 例题精析 实战演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词赏析】 05 送别诗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考点阐述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最好的佳作。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见题型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

2、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送别诗技巧1: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借助想象描述画面。技巧2: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不同的角度赏析名句。方法点拨 技巧3: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例题精析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选自唐诗选)【注释】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人:老朋友,指诗人孟浩然。烟花:花柳如烟的繁华春景。碧空尽:在碧色的天空消失。天际:天边。【阅读训练及答案】1. 这是一首 (填诗的种类),

3、寓离情于写景之中。【答案】:(送别诗)2.解释下列词语。(1)故人: (2)下: (3)尽: (4)惟: 【答案】:(1)老朋友(2)到去(3)消失(4)只3.首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是 ;第二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去向: 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答案】:(黄鹤楼 烟花三月)4.次句中妙用“烟花”一词,起什么作用?技巧2 技巧3 【解析】:结合诗句理解“烟花”一词在诗中的作用。【答案】:通过花柳如烟的春景描绘,透露了繁华之地扬州的时代氛围和作者的欣羡之情。5.第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意境?技巧1 【解析】:抓住“孤舟远影,水天空阔”这些意境来写作者依依惜别之情。老友所乘的一叶扁舟越去越远,越远越模糊

4、不清,直至影子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尽头。这时他仍伫立江岸极目遥望,只有那滚滚东流的淼淼江水而已。暗示李白空虚寂寞之感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答案】:孤舟远影,水天空阔,暗示李白空虚寂寞之感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6.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技巧3 【解析】:结合诗歌的意境特点和时代背景等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答案】: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与友人深挚的友情。7.首句开门见山地点明“黄鹤楼”有何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是指出送别友人的具体地点。B.既指出送别友人的地点,又以传说中的名楼来加深联想意念。C.以点写面,突出繁华的商埠风光。D.在名楼送别

5、友人,可抬高主客的身价。【答案】:B(二)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少府:官名。之:到、往。城阙(qu)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宦(hun)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无为:无须、不必。歧(q)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阅读训练及答案】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技巧2_【答案】:“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

6、,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句诗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技巧3_【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答案】: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因为这句诗一改过去送别诗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是代之以积极、昂扬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巧3_【答案】: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

7、思对即可。)4.下面对诗歌首联赏析有误的是(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答案】:B实战演练 (一)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曛:昏暗。这句的意思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一片,本来灿烂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北风

8、呼啸,大雪纷扬,寒气袭人,群雁南飞君:指董大。阅读训练1.这是一首( )。 A.咏物诗 B.送别诗 C.抒情诗 D.怀乡诗2.诗的前两句是( )。 A.场面描写 B.交代时间 C.环境描写 D.细节描写3.“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_4.请说说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_5.请你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_6.一般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这首诗却不同。请你说说不同之处。_(二)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

9、):湿。 客舍:旅店。阅读训练1.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画面。_2.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_3.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_4.“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_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三)送 友 人李 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阅读训练1.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_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实战演练】参考答案(一)1

10、.B 2.C 3.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4.日暮黄昏,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寒雁瑟瑟地出没在寒云之上。辽阔、苍凉、渺茫。5.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6.在慰藉中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在另一个地方去奋斗、拼搏。(二)1.清晨的渭城下着蒙蒙细雨,雨丝渗入泥土,打湿了地面。 盖有青瓦的旅社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2.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点拨:“朝雨”即早晨的雨,“浥”字说明这场春

11、雨下得恰到好处。 3.“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4. 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一路珍重的殷殷祝福。 点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明离别的时刻不可避免地来到了,体现出的是对友人的不舍。(答出惜别之情和祝福之意即可。)5.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深厚情谊。(三)(1)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天空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